第180章 认识的 (第1/2页)

而且,就算是官府肯修路了。

那需要的费用,还有人工啥的,也不是个小数目。

毕竟,不光是到小青村的路不好走,其他村子的路也不好走。

“我还是考虑怎么多赚钱吧,这个可不归我管。”

想着,叶倾城又拿了一块发糕。

这发糕刚出锅的时候吃着好吃,就是凉了也不难吃。

没有玉米面的粗粝,仍旧是喧呼的。

如此一来,她们家早上就不用再想其他的主食了。

干脆,就定这一种吧。

随便的垫补一顿之后,大家伙又开始忙碌起来。

新做的豆腐脑要抬出去,刚出锅的发糕要抬出去。

除此之外,两种卤汁要重做。

麻辣米线的底料,也要重新弄好。

这些都是事,好在人多,又各有分工,做起来也快,还不费时费力。

而她们刚把这些拾掇出去,就见码头那么呼啦啦来了一大群的工人们。

不说是人山人海吧,也是几乎要摩肩擦踵,变成一道河流了。

而这些工人们,也能看得出是一村一伙就伴来打工的。

基本上,是没有闲散零工的。

“妹子,你看,走在最左边,那个高个子。那就是个工头,带着他们村的人们来码头干活的。”

不说往年了,就是他们来开这个小吃店以前,也曾经在这码头打过零工。

嗯,当然不是柳婶子,康嫂子和成嫂子她们。

而是,柳柱,柳成还有柳康他们。

就是现在,小青村也有人在这码头抗包,打零工来着。

“那个工头人不错,肯护着他手下的人,也从没有抽成过。”

听得出,成嫂子对那个高高大大的工头的印象是不错的。

在这码头打零工,抗包的。

要找活干,是要交钱的。

找到活干了,往往也会被工头,还有管事的抽成。

听成嫂子的意思,一天一个大钱儿。

而柳柱三人就是这样的,每天辛辛苦苦干活,到晚上还要交上一个大钱儿。

不然,就意味着找不到活干。

甚至,有可能会被赶出码头去。

来码头干活的有很多人,也有好多大大小小的工头们。

大部分的工头都抽成,唯独少数的工头是不抽成的。

因着这已然形成了规矩,那些工头收下的伙计们没有一个人说不的。

只有这高个子没有抽成,还是一开始就没有抽成。

“他这个工头,是接的他爹的班。”

成嫂子又说道:“他家就在这镇上住,家里的日子挺好过的。”

“从他爹,还有他爷爷那会子起,听说就没有抽成过。听说,他爷爷当年也只是一个伙计,可是遇到的工头不好。

每天一个大钱儿都不满足,后来甚至加到了一天三个大钱儿。并且,还叫嚣着将来要收四个大钱儿。

还说谁不想干,谁滚蛋。反正来码头打零工,抗包的不要太多,他找得到人给他干活。”

后来,这高个子他爷爷就不干了,从自家村子里找了几个后生,组了一个班子。

开头是艰难的,却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成嫂子说的这个高个子,叶倾城也多放了注意力到他身上。

就发现,这高个子身边的伙计是最多的,一个个脸色是比其他伙计要好看一点。

走在这高个子前后左右的那些个伙计,还不时笑嘻嘻的跟他说着啥。

“俺家那口子,也就是你成大哥,刚来这码头的时候,也是去了他手下。”

不是小青村的人不能组一个班子,只是小青村的人们离镇上太远。

等知道码头这边招工的消息的时候,已然有点迟了。

没奈何,就挂靠到了这个高个子爷爷的手下。

后来又到了他爹的手下,现在则在他手下。

左右,这高个子人很不错。

小青村出来的青壮年也舍得卖力气,也很听话,从不给这高个子找麻烦。

这么多年下来,双方倒是相处很是融洽。

“他叫高大树,是家里老大。原本他爷爷,还有他爹都是单传,到了他这里,听说家里足足有六个小子哪!”

成嫂子一边看这些走过来的工人们,一边笑着给她普及着自己知道的有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