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 (第1/4页)

的鄧国进入。

那时,蔡国南方大地上,将会是一锅粥,而蔡国必然会浑水摸鱼。

而一旦如此,我们将很难阻挡陈国、郑国等大国的联手攻击。”

“适可而止,我们的根本目的,不是来消灭蔡国的,我们的根本目的是抢地盘来的。

把蔡国西部让给萧国,让萧国暂时先独立面对上庸城、独立面对即将到来的馄乱。而我们则趁机将已经占领的地方巩固了,把这些地方完全消化吸收了。”

“包括怀化郡在内,如今我们已经占领蔡国四个半郡的面积,已经远远超过预期。世间万事最忌一个‘贪’字,行军打仗尤其如此。如果我们继续前进、一旦我们失败,我们连现有的成果都无法保住。”

“现在占领的地方,刚好有数个天险为凭,距离我们本土足够近,从安阳起飞的飞机,只要半个小时就能飞到这边。这里,将完全笼罩在我们的火力覆盖范围之内。”

“退一步说,就算郑国、陈国等国家并没有进攻,我们也必须先巩固了现在的成果,将这里变成我们的后勤基地,我们才有能力继续进攻。

先让萧国和蔡国相互征战;届时鹬蚌相争,才是对我们最好的局面。”

“再退一步,如今安阳和唐国发展速度迅猛,整体上看,拖得时间越久对我们就越有利。因此,我们现在当以稳定和发展为主,战争为次。”

“况且现在士兵连续战斗两天多时间,前进四百多公里,已经疲惫了。为了应付未来的变数,士兵必须得到充分的休息,物资必须得到充分的补充!还有,该有的奖励等,必须尽快落实,以鼓励士兵的信心。”

严正清解释的很清楚,李伟看了一遍又一遍,终于不得不点头。“果然是帅才,这种眼光是我需要学习的。通过蔡国的撤退,就能预测到陈国和郑国可能会干涉。

来人,传令下去,大军不再前进,后退到后方三十里处的丘陵险关处,开始安营扎寨、巩固边界。

来人,传令下去,本次战争目标完成。如果别人不来进攻,我们将不再继续攻击。统计士兵的功劳,发放奖励。同时传令商队,补充物资等等,让士兵开始休息。

来人,通知后方朝廷(李玉龙)我们现在状况。玉简带上。”

而后李伟联系严正清,将自己的安排说了。而后双方近三十万精兵开始安营扎寨,享受胜利的果实。士兵们顿时欢呼起来。

一个好的统帅,能让士兵们勇于战斗、乐于战斗、并享受胜利。无疑,严正清和李伟两人做到了这点。

…………

当安阳和唐国大军暂停前进的时候,萧立明亲自率领二十万精兵抵达上庸城。二十万人几乎是将上庸城团团包围。

在十名高手的保护下,萧立明腾空而起,“本人萧立明,过来个说话的!”

上庸城城墙上,老大人曹国斌站起身来,“老夫曹国斌。你有什么话可以直接对我说!”

曹国斌?!萧立明一听这名字,眉头就皱了起来。正所谓人的名树的影,这曹国斌的名声,最近几十年不显,但同样活了一百多岁的萧立明却耳熟能详!

蔡国三百年前的战神,为蔡国立下汗马功劳。本身作战勇猛不说,指挥才能更是出众。严正清见了曹国斌,也要恭敬的喊一声“老师”。这也是严正清不主张攻击上庸城的原因之一,当然这个原因并没有告知李伟。

在仙域,师生关系还是比较神圣的。不过呢,对于曹国斌,严正清也只是有一点表面尊敬而已;当年严家面临灭族之危的时候,曹国斌连一点表示都没有,这就成了两人之间的疙瘩了。

而眼下,萧立明在见到曹国斌之后,心中却升起一分凝重。三百年前,曹国斌就是战神,经过三百年的沉淀,如今的曹国斌虽然身体老朽了,然而作为统帅的智慧,想必已经有了质的提高。

不过,不是没有办法!萧立明也是马上皇帝呢,虽然有警惕,但依旧信心十足!最近三年,受到安阳的影响,战争模式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变,过去的战争思想或许有用,但肯定不会完全匹配。

这些念头只是瞬间就在萧立明心头转了一圈,萧立明心中就有数了。“见过曹前辈。曹前辈,您也是知兵之人,当今形式如何,我想不需要解释。

蔡国已经无力回天,曹前辈也需要为手下将士们、城中百姓考虑考虑了啊。这战争一旦打起来,将士们死伤固然惨重,然而城中百姓又何尝能幸免。

大约中午、最迟下午,唐国方面近三十万精兵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