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 (第1/4页)

老子掐指又是一算,道:“让他进来。”

只见外边进来一老道,看到老子,纳头就拜,高声道:“弟子尹喜,拜见老师!”

昔年老子为传道统,西出函谷关,紫气东来,尹喜留老子于函谷关中,老子遂传下《道德经》,凡间这才有了《道德经》,若非如此,恐怕这经书现在都还只在仙道当中流传呢。尹喜为道教所做,也是有极大贡献的,功不可没。

“原来是尹喜,甚好,甚好!而今壮我道家气运者,终于齐聚了!”老子不由笑道。

庄周和玄都**师也不由一惊,道:“原来是尹喜道友,我等不识,还请道友勿要见怪。”

“老师,这是又有什么算计?”玄都**师问道。

老子抚着自己的胡须,微微颔首,道:“我算得南蟾部洲有一地名为楼观,此得靠近函谷关,为我道教大气运所在之处,尔等下界开创门派,可扬我道门威风!玄都,你便去开创此派,尹喜也去,务必要将佛教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压下一头去。”

老子无为而治,但是也不是无为到让人骑到自己的脑门上来撒尿拉屎,这一下出手,就是大动作,让尹喜和玄都**师两人前往西北方的楼观开派。尹喜倒是知道此地,当年他修炼道术的时候,曾在此地结草为庐,以观星望气,所以此地才会被后人给命名为楼观。

两晋时候,佛门和道门都是会飞速发展,到时候难免对碰,老子先占据关陇一带,届时也好近水楼台先得月,这长安毕竟是万古之都,以后的朝代都城,许多都会落户在长安城当中。

玄都**师问道:“现在便去?”

老子道:“嗯,现在便去。开派后,广发请帖,倒看看,佛门如何来踢我们的牌子!”

尹喜道:“此门派以何命名?”

“便唤楼观派就是了。”老子很随意地说道,他的性子散淡,不知是懒得去想这名字,还是就有心随了此处的地名。

玄都**师同尹喜两人下了太清天来,到得南蟾部洲关陇一带,由尹喜引路,在楼观按下云头。

三国乱世,佛道两方都没能占到什么便宜,三分归晋,是归于了儒家,这也是两方可以接受的事情,毕竟儒家中正平和,不参与佛道斗争,当然,也是插手不进来,儒家虽有人道圣贤,但是高手太少,世上能修儒道成圣的,又有多少人?而且子不语:“怪力乱神。”若是孔子出手来插手人道,岂非自打面皮?而且孔子插手进佛道斗争当中来,恐怕会直接引爆两方的决战。

这边玄都**师和尹喜到了楼观,且按下不表,再说玉清天一方。

元始讲道已经有了许多年,在今天终于止了讲,前来听讲的道德真人都纷纷从痴醉的状态当中醒悟过来。

元始天尊含笑道:“承蒙诸位光临,贫道已讲道快有一甲子的时日了,诸位听得也各位认真,倒让贫道颇为欣慰。看来贫道的这根舌头,倒也没有因为闲了这么多年而腐朽,还能说得动。”

众人知道元始天尊这是要止讲了,不由纷纷肃然。道:“多谢天尊讲道,让我等得听道德箴言!”

通天教主是最不愿意去讲道的,光听他那一句歇语就能想得到了。

正是:

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

不遇至人传妙理,空言口困舌头干。

他曾经有教无类,虽然无比辉煌鼎盛,但是门下弟子却也良莠不齐,乌烟瘴气,使截教在封神大战当中一败涂地,而后痛定思痛。传起法来便极为慎重。轻易不会开讲。倒是老子,喜欢与人论道,毕竟在这三人当中,是他最懂道理。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两人都有所不如。

“王延、严达、苏道标、程法明、周化生、王真微、史道乐、于文长、张法成、伏道崇。尔等十人。与我玉清一脉颇有些缘法。只不过尔等乃凡间散修,所沾因果实不少,入我玉虚宫来。恐怕有所不妙。我欲收尔等十人为记名弟子,只不过,需要投胎转世一道,消除自己的因果业力,尔等可愿答应?”元始天尊手指微微掐动着,心中不断算计。

这十人,在后世当中被称为“田谷十老”,乃是楼观派的巨擘之一,名头不小。

王延等人登时大喜,没有想到忽然就有个大馅饼从天上落了下来,圣人在上古之后就很少收弟子了,而今元始天尊讲完了道,竟然点名要收十个弟子,虽然只是记名的,但却也极为了不得啊!

当年无生没上封神榜,但是沾染因果太大,所以才会转生到骊山去,然后重修成仙,这转世也是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