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 (第1/4页)

�⒎锘恕Ⅶ梓氲鹊认槿穑�欢媳继谧牛��苹趾辍�

又是一声炮响,只见这本来树木贫瘠的山上,登时从地里冒出了一根根竹子来,这些竹子迅速长大,每一株都有几乎二十丈高,遮天蔽日,青翠一片。

又有无数仙法展示,绚丽多彩,天空中落下一朵朵花瓣来,五颜六色。

尹喜将蒙在道观门口的红布一拉,只见那“楼观派”三字金光闪闪,字体如蛇似龙,仿佛要飞天而去,刀削斧刻一般,匠心独具,一看就是出自书法大家之手。只这三字,便让人忍不住感叹楼观的底蕴之厚。

这一次楼观派的面子大,开派过后,无数人前来贺喜,那送来的礼物自然也不会太差,免得了面子,尤其是佛门中人,更是不愿意在道家真人们的面前落了面皮,所以送上的都是一等一的好东西好宝贝!就算楼观不去发展,光吃老本,就能够造就出许多金仙级高手了。

“多宝你看我们道家这楼观派如何?”老君很平静地说道。

如来的面颊顿时一抽,他虽然不是多宝,但老君这话太呛人了,显然是要把他的辈分压低一辈。

如来笑道:“南无阿弥陀佛,贫僧并非多宝,乃是释迦牟尼如来。”

通天教主叹息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你在我的眼里,永远都是多宝呵!孩子在父亲的眼里,总是长不大的。”

佛门这边一个个登时心中烧起了火来,但是却也不敢造次,毕竟三清都在场,他们哪里敢胡乱说话?

如来当然不可能说真正的多宝已经不在了,他是假的!这话说出来,估计佛门中人有很多都会叛变了,这话在外面流传和从自己口中说出来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如来心中暗暗恼恨三清这三个倚老卖老的家伙,竟然想在辈分上压自己一辈。

“非也,非也!贫僧是现在佛,灵宝天尊那说的是过去了,过去只不过是梦幻泡影,如露如电一般,一闪即逝。”如来笑道,“一趟轮回便让所有因果业力洗净,贫僧与多宝道人可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齐天道人却忽然哂笑道:“阿弥陀佛有《彼岸经》,经曰:如是我闻。过去不变,永恒不动!多宝道人毕竟是佛祖的过去身,佛门讲修三世,如何能不承认过去呢?莫非,阿弥陀佛的经书已经不在灵山了?还是佛祖无法理解阿弥陀佛的奥秘?”

这话一出,在场中人脸色齐变,这人实在是太大胆了!

“是也!佛门讲究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身,如来你过去是多宝,何必去否定呢?”通天教主问道。

“俗话说,道不同不相谋,贫僧的教义与阿弥陀佛颇有差别。道理,终究是要不断领悟出来的,过去虽永恒,但那也是过去。放不下,是八大苦之一,既然是过去的,自然就应该放下了。三位天尊以为如何?”如来淡淡道。

如来心中暗想:“莫非这厮得了《彼岸经》,不然如何能知道其中‘过去永恒’的奥秘?”

这《彼岸经》是让人修炼强大,渡过苦海,到达彼岸的,苦海中有诸般幻象,万千艰险,所以要谨守本心,抱住自己的“过去”,明悟自己,然后乘风破浪,劈荆斩棘,如此才能到达真正的彼岸,得到超脱。

“三清刻意挑事,显然是要趁着这一次机会与我佛教斗上一场。”如来心中如同明镜一般,三清平时很低调,但现在一上来就说如此火药味重的话,显然是要刻意挑事的。

在这么多人的面前,如来也只能应战,不然的话,佛门的威风自然会堕落下去,到时候要传播道统可就不容易了。

老子不由笑道:“嗯,说得倒也挺有道理。不过,我怎么不记得我有一个过去身是如来呢?”

如来面皮抽搐了一下,道:“老君此话怎讲?”

老子道:“佛门说释迦牟尼乃是贫道西出函谷关转世而成,是为了教化天竺子民。但是贫道怎么不记得好像有这么一回事啊?”

如来著作《老子化胡经》在东土传播,依靠黄老之学,这才有了一大批信徒,东土人的思想排外性实在是太强,如果不用这么个托辞和说法的话,恐怕根本就传播不起来!所以如来不得不这么做,因为他了解东土人的心态。

有了“老子化胡”这个噱头,佛教自然而然就壮大了起来,现在老子竟然把这件事当面提出来说,无疑是要打如来的脸了,如来行此事,也早就料到了有这么一天,但没想到他竟然在这个时刻会说出来。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第224章:真武大帝会寿佛

话说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