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 (第1/4页)

百家圣贤出手,孔老夫子直言,三分归于司马氏乃是天道所致,不可违拗!在如此高压之下,佛门也知道此事不可为,于是便只能等候唐朝西行之事了。

西游从头到尾就是一个阴谋,从佛教还未传入东土的时候就已经有两方高层开始决策,签押榜单,恰巧悟空生得不是时候,就被两方给看中了,自然,其中还有一些阴差阳错的算计。

这些算计,是出于伏羲之手。

三分归晋,乃是天道使然,命数所致,大势所趋,而且百家圣贤齐齐出面,说儒家当兴,于是两晋时期,来临了。

三国乱世刚刚结束,要到昌盛时期那并不容易,西晋时候,爆发了八王之乱,使得西晋国力衰微到了极致。那飞廉被齐天道人斩杀在北俱芦洲之上,他盗取来的神农氏气运落到了鲜卑族、羌族、匈奴族、羯族、氐族等五族手中。

八王之乱使西晋国力衰微,然后有五胡北犯中原,

“天道使然,我早就料到佛教会大兴,没想到是因为这五胡乱中华而大兴!”老子皱眉道。

“哼!这些蛮夷,为了对抗儒家思想,极力推崇佛法,打压我道门!”灵宝天尊一愣冷哼。

楼观开派虽然压了佛门一头,但是佛门却找准了机会,在五胡乱中华的时候疯狂传播佛家教义,而佛家教义也的确为这些不开化的蛮夷所推崇,毕竟佛教最擅长的就是诡辩蛊惑,而且胡人对于汉人的很多东西都不喜欢,最排斥的莫过于儒家,因为儒家讲究正统。东土汉人,几乎死绝于胡人手中,幸有冉闵此人率汉族子弟于之厮杀,隔江对峙,如此才使汉族火种不灭。

这是一段惨淡的历史,是让无数东土人痛心疾首的事情!晋朝**,君主昏庸,儒家虽然大兴,但却也被曲解,一个个读书人只追求风月,却不思报国,正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佛教在北方一带传播得极为迅速,道家的正一等名门大派都黯然失色,正一说起来算是上清一脉的,灵宝天尊怎能不来气?但是这却也没有丝毫办法,插手人道,因果太大。而且他们也算到了,乱世之后,当有隋唐盛世,虽然隋朝皇帝昏恶如纣,但唐朝时候会有明主出世。

“顺应天道吧!佛门壮大是必然的事情,不然也不会有西行的事情了,我道家并不适合人道。”元始摇头道。

道家讲究清静无为,君王垂拱而治,但是哪一代君王不想把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道家在帝王眼中是并不受欢迎的,哪个帝王愿意放下手中权势,清静无为,垂拱而治?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西游之事,到了现在,道家就不怎么插手了,让佛门来出面组织,若是组织都组织不起来,那便算是佛门输了,佛门便再不能染指东土气运,尽数退回西牛贺洲去。

不过,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到了隋唐盛世,佛教肯定会更为壮大,更为兴盛了,要让当朝皇帝支持西行,那就容易了许多。

佛教壮大,楼观派却也壮大,在两晋时候,田谷十老的名号响彻一方,极大程度传播了道教。

南北朝时期结束,最昏暗的时代过去,瓦岗寨英雄揭竿起义,楼观派资助李渊起兵造隋炀帝的反。

这其中,自然有许多故事,穿插着佛道之间的明争暗斗,不过都是小斗。表过不题。

楼观派起于关陇一带,在两晋时候又有天师许旌阳下凡,在凡间降服了一条修炼成精未获作乱的恶龙,使得道家名声更上一层楼,两晋时候佛门虽然发展得很快,道门却也不差,各路天师、真人纷纷出面,普渡苍生。

甚至连书圣王羲之,都是道家中人。

佛道之间的修行中人,行于凡间,施展神通手段,为自己的门派拉拢信徒,增添香火。

悟道在近百年来一直在追随赤松子学习神霄道法,这神霄道法太过难学,不愧是赤松子压箱底的玩意,要接引雷霆,实在困难无比,需要沟通天道,心有正气,如此才能不受雷霆反噬。

齐天道人自然也有参与佛道之间的一些小斗,声名鹊起,在修行人口中已经是一位颇为厉害的道德高人了。

不过,就算他插手进来,也无法再扭转天道的大势所趋,与天斗,虽然说是其乐无穷,但真正斗起来,却感觉到一阵无力,这种无力,压抑得人都要疯了。

“李渊起兵造了隋炀帝的反,唐朝即将到来,西游也要开始了,只是不知道这一次,我是笑傲一方,还是被六耳猕猴害死而饮恨九泉?”齐天道人忍不住长叹一声。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