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 (第1/4页)

闻言,深知此事如果传出会造成什么影响的子受连忙点了点头。

见状,叶玄轻轻一叹,也不再多说,只是道:“想必经历此事,你也明白如今天下风起云涌,大劫恐怕又要来了,这段时间,你好自为之吧,为师处理完北海之事,便会回朝歌坐镇。”

“是,老师。”

叶玄留下的神念回归本体了。圣庙大殿之中幔帐无风自动,回到了原来的位置,遮住了两尊塑像,与此同时,一众大臣也都纷纷醒转——在他们的记忆中,此时正是刚刚上完香,准备归朝。

见状,子受自然不会多说什么,只是领着一众大臣出了大殿,返朝。

。。。。。。。。。。。。

“军师,天色晚了,我们要不要先扎营休息一夜,明日再赶路?”

商军大队之中,眼见天色渐晚,鲁雄策马来到叶玄身边,询问道。

此时,叶玄刚刚把神念从朝歌城外的圣庙收回。看到鲁雄过来询问,叶玄问道:“鲁将军,一路上,北海可有什么消息传来吗?”

闻言,鲁雄连忙道:“回军师,之前我军探马却是有遇到闻太师派出的探子,带来了一些消息。只是之前末将看军师正在闭目休息,所以没敢打扰军师。”

听到有闻仲的消息,叶玄点了点头,示意鲁雄说下去。

见状,鲁雄连忙道:“军师,之前冀州侯叛乱,声势浩大,再加上冀州地处要地,所以闻太师在得到了冀州侯叛乱的消息之后,为了避免两面受敌的局面,所以暂缓了对北海的进攻,转而移兵孤竹,眼下闻太师大军正驻扎在孤竹国,以静待局势。而眼下既然军师已经平定了冀州之乱,想必闻太师再收到回报之后,就会有所动作了。”

点了点头,叶玄问道:“此地距离孤竹国还有多远?”

闻言,鲁雄想了想,按照脑海中的地图比较了一下,然后回答道:“回军师,大概还有三日路程。”

听到鲁雄说还有三日路程,叶玄皱了皱眉,直接道:“鲁将军,传我命令,全军加速前进,晚些扎营,两日之内,我军要赶到孤竹国,此外,将军先派探马告知闻太师,让他不要妄动,等我军与他合兵一处再做打算。”

“是!末将遵命。”

鲁雄领命下去了。

叶玄看着前方,沉默不语。

西方?哼,虽然这次朝歌的事情与西方无关,但是,眼下自己没法找天道麻烦,正好西方插手北海之事,那么就拿北海这些西方教弟子出出气吧。

第两百五十章 下山

昆仑山,玉虚宫。

云床之上,原始天尊高坐。云床下面,一应阐教弟子皆在。而在一众弟子前面,一名鹤发童颜,显然已经年过半百的老者正拜伏在云床前听着原始天尊的吩咐。这名老者虽然相貌平平,没有什么所谓的仙风道骨,资质亦平平,拜入玉虚宫中数十年尚未真正习得仙家妙法,但是,他的名字却让无人敢轻视他。

他叫姜尚,字子牙,是这一次大劫的应劫之人。

看着跪在大殿中的姜尚,原始天尊不禁又想起了上次他去碧游宫的时候和通天的那一次争执,心中不禁长长一叹——莫非真要让门下弟子较量一番来决定谁人上榜吗?罢了罢了,虽然自己有意去寻求其他的解决之道,但是眼下天下间乱象已起,这应劫之人却是不得不下山了。

想到这里,原始天尊便把目光放到了姜尚身上:“子牙,你上昆仑有多少时日了?”

听到原始天尊开口,姜尚连忙应道:“启禀师尊,弟子三十二岁上山,如今年已七十又二——却是已经在山上呆了四十载光阴了。”

看着已经须发皆白的姜尚,原始天尊心中一声轻叹——应劫之人,虽然在大劫之中拥有着极大的优势,但是何尝又不是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拜入自己门下四十载,若姜尚不是应劫之人,纵然他是资质平凡之辈也该仙道有成了,可是,就因为他是应劫之人,如今四十载光阴已过,可他在修行之道上却依旧宛若稚子。

不过,以原始天尊的城府,自然不会把这些东西说出来。意味不明的看了姜尚一眼,原始天尊叹道:“子牙,你生来注定,仙道难成,如今你已经在我门下修行四十载,想必对此也有所察觉了。”

闻言,姜尚只是沉默不语。

见状,原始天尊一声轻叹:“痴儿,莫要这般作态。既然你入我门下,为师自然会为你安排好一切。如今大劫将起,天下将乱,你虽无修仙之资,却有安邦定国之能。恰逢此时,你却是不能再待在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