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 (第1/4页)

“蔡师兄真厉害!”下面张九才、耿亚文等少年不时喝彩。

文华院看文章,讲经坛看口才。

讲经坛的规矩要么就是给人上课讲学,讲解自己对某些学问的理解和认识,要么就是和人辩论,和文华院同样,一旦这演讲上课或者辩论得到了好评,便能相应得到积分。

讲经坛后,众少年又逛向木人巷、铜人巷、飞仙池、石林……等天龙寺寺生今后的学生生活之地,整天的游览下来,众少年也算是弄清了以后将会怎么学习生活。

夜漆黑。

东屋的集体宿舍中。

“那木人巷还真够厉害的,居然连高世霸、甘逸夫这么好的身手都没撑过两丈。”

“也就海峰兄撑了过去。”

“木人巷是最简单的,铜人巷更是难了不止数十倍,海峰兄不去闯铜人巷也是明智,而且铜人巷之后的罗汉阵,那才叫恐怖,我们习武的要毕业必须得过罗汉阵,啧啧……以后得努力了。”

躺在床上众少年根本就睡不着,白天那些文华院要发表文章,讲经坛要上讲台讲课,木人巷要闯关,飞仙池要踏萍渡江……一个个新奇的东西让他们感觉非常新鲜有趣。

“这天龙寺不愧是皇家学院。”

秦朝也感觉新鲜,不过大多是觉得亲切,毕竟像文华院,讲经坛等很多秦龙等人看来很奇怪的事物前世不仅有,还做得更好。

“第一个遇到的是孟述圣,后面的那个好像是黄圣人黄通明,就是不知郭圣人郭叙真在不在。”秦朝睁着着,想着白天遇到的各种奇怪的人,“天龙寺武者前辈中最有名的就是段、张、李,这三大宗师说不定也照过面,不过,还是先找到那劈柴和尚。”

文隐抄书匠,武藏劈柴童。

段誉主政期间,天龙寺出了两个先是默默无闻,而后一飞冲天的人才。

一个是藏经阁内抄书匠本梵,另一个叫修平,是个天龙寺中劈柴的和尚,本梵是文,修平则是武,不过真论起来,修平的成就和名声比起本梵来相差十万八千里,可终究修平也是由服事僧崛起,因此时人将修平和本梵相提。

“按记载,这修平和尚现在也才十七八岁,还在天龙寺中懵懵懂懂,流着鼻涕劈柴。”

秦朝微微皱着眉,和抄书匠不同,天龙寺中劈柴的青年和尚非常多,要找到除非找人打听,不然就得花点时间观察。

“嗯,先观察两天,不行再打听,这修平,别的不行,可基础太强大了。”

天龙寺传授武学,对寺生不会传授太过高深的东西,很多都是基础,所以能打出罗汉阵,赢得毕业资格下山的天龙寺生基础一个个都很**,可是……

“数十年后,上一期的谢子平师兄,他的基础刀法在同期天龙寺寺生中是最强的,可是和修平对砍,都是毫无花巧的对砍,结果却……”

历史上。

修平和谢子平一战虽然只是两人对砍三刀,却是被传为经典的,江湖史传中对这一战花费了大量笔墨去描写。

当时修平的内功修为也就四流中品,比谢子平少了百七八十斤,可两相对砍,同样都对自己基础刀法很自信,同样不使任何高深武技,纯凭基础刀法对砍,结果第一刀谢子平刀被劈飞,谢子平不服气,捡回刀后劈出第二刀,这一刀更严重,他握刀的手虎口被震出出血,而后第三刀,谢子平刀断,而修平完好无损。

三刀后,谢子平羞愧退走闭门苦修,再十年,再约修平,同样以基础刀法对阵,可第一刀,便又被砍断了手中大刀。

修平基础之强悍自此扬名天下。

“修平的基础刀法之所以强,居然是劈柴劈出来的。”想到书中所说秦朝就忍不住感叹,修平和尚少时性子跳脱,在后人看来就是典型的多动症,正是性子太跳脱了,什么都学不成,什么都静不下心来做,最后慢慢的便被贬为砍柴,劈柴的服事和尚。

“可是如何劈,才能练成他那种刀法?书中根本没说。”修平和尚扬名后,确实引来无数武者的模仿,可几百上千年达到修平境界不是很多,显然他那练法有独特的窍门。

“不过这修平和尚也狠,扬名后,练刀都是藏得很严的偷偷练,而且宁可将那窍门带入棺材也不留存于世。”

和本梵不同,修平为人并没有那么伟大,不仅自己发明的劈柴法门没找传人,即便是发现他资质,从而传他高深武功的师门功法都被他带入棺材,死前更是烧毁一切功法书籍。

“不过这修平,现在还没发现自己的劈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