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部分 (第1/4页)

不比我们以前读过的任何文章弱,反而更加具有张力,及强烈的感染冲击力。我刚刚……”

董汐严心中震憾。

她作为统领天下儒家的董派继承人竟然看一篇文章看到要流泪,看到完全忘了身在何方,整个人身心皆浸入到其中而不自知。

明明是普普通通的文字,叙说普通的故事,却带来这么大的张力,这张力从何而来,这是为什么?

“还有,你看他这首《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什么意思?他这报纸取名《新青年》,第三篇文章名字是《匆匆》,你以为秦仙傲办这报纸是好玩?是轻佻?我看不然,这他这里处处有玄机,有奥妙。”

“姑姑,你的意思是……”董严泓身子一颤,惊讶的看向董汐严。

“这个人恐怕又是另一个段海峰。”董汐严沉声,“如果可能,多关注他一点,调查一下,他背后是何势力在支持,你现在去找慈航静斋报道一下,把这份报纸也带上。”

“这么严重?”

“比这还严重,性本恶是颠覆人性观,而这里……这里是从文字的基础颠覆……谁知道这事是好还是坏?”未完待续。

。。。

第五卷天龙寺第六十二章他是我们的人

洛阳自古人才荟萃,尤其是北宋时期,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曾在《洛阳名园记》中说“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意思是说,看天下兴亡,先看洛阳兴衰。

这个时期洛阳一带可是卧虎藏龙。

董汐严董严泓丽正书院,各个书院的书生学子,老师都看到了这一份报纸,同样的洛阳城程颐李格非李清照司马旦杨时罗从彦……一个个大名鼎鼎的也都看到了这一张报纸,同样一个个震惊于文章还能用如此白得不能再白的白话写,而且看起来丝毫不赖,可是有着董汐严那样敏锐的见识的毕竟只是少数。

高手看行道,外行看热闹。

洛阳城的茶楼酒肆,这些日子也失去了往日的宁静,变得格外热闹。

“看了今个的新报了么?”

“还没,我派小二子去买了,结果慢了一步,新的都卖完了,听说在加紧印刷。对了,上一回报上讲到了李肃说吕布,你说吕布真那么厉害?”

“吕布厉害,可是人家关羽张飞也不是吃素的,刘备虽然弱一点,可一手雌雄双剑,也是难逢敌手的,现在将吕布夸到天下,等到遇到关云长,一刀便能砍了他。”

“哈哈,这你可错了,最新一期的报纸到了第五回,这一回叫做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这三英就是桃园结义的刘关张,三人齐战吕布,都打不过吕布……”

“真的,关羽的春秋偃月刀可是重达……”

……

满城的人,不管是挑夫走卒,还是长袍书生,见了面打了招呼,往往没说几句便扯到报上了。

跑堂的酒倌,茶倌往往忘了添酒加水,嘴巴张得大大的听着茶客们的议论。而掌柜的自己大多时间也都是趴在柜台上面竖着耳朵听,遇到熟人说这事,还会专程凑上去发表一些自己独到意见。

整个洛阳一时刘关张不绝于耳,当然说这些报上连载的《三国演义》的大都是识些字。却又懂得不多的普通市民,懂得的多,尤其是一些读书人,说的是报上连载的《边城》,说的是报上的白话史评。白话散文……至于连载的《三国演义》他们也说,因为读过《三国志》因此说得比普通市民更疯狂,很多人甚至对后面的剧情作出预测。

洛阳城中一间酒楼西角一桌人六个女子,全都蒙着面纱,但是透过面纱上的眼睛可以看到这六个女子,至少有五个都是绝色。

“阿朱姊姊,那吕布是谁?”

“木姑娘,你知道谁又是关羽,刘备张飞?”

几个女子嘀咕着,其中眼睛最勾魂的那个美妇看向一女子:“郭母。你的学问应该是很高的,你知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

“吕布关羽刘备张飞这些人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人物。”郭媛媛才识过人,自然熟知历史,她轻声说道,“刘备是蜀国的开国君主,我知道的只是这些,至于他们说的……”

“小二。”阿朱向那跑堂招手,连叫了几声,那跑堂才跑过来,“几位客官有什么吩咐?”

“我问你。那些人说的什么三英战吕布是怎么回事?”

“我说姑娘。”跑堂连笑道,“这事儿起源于酒色公子。”

“酒色公子?”郭媛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