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部分 (第1/4页)

“高仙子。”秦朝冷冷反瞪着高天籁,“事实证明,你们那一套是行不通的,如今武道界已是千钧一发,火烧眉毛,若不变革,不动大手术,糊糊裱裱也延不了命。”

“人病了,得了重病,得对症下药,可这不是乱折腾的理由,胡乱折腾,只会死得更快。”高天籁冷冷瞪着秦朝,“你不用拿那些话来搪塞我,天籁不是不懂变通的人,可是胡乱来,恕天籁不和你玩。”手一揉,那张稿纸化为粉碎。

“以后再牵扯到我的事,事先要跟我说一下。”高天籁冷冷出了门。

“秦公子,小婉发现你越来越像我们魔门中人,她不与你合作,要不,我们合作?”冯小婉咯咯笑道。

秦朝扫了她一眼:“可以,只要你愿意。”

“啊呀,小女子跟秦公子开玩笑的。”冯小婉轻笑着,扭腰出了门。

“真是天真,我好不容易炒起来的事,岂能如此放弃?”秦朝瞥了地面的碎纸一眼,走到书桌旁抓过一张纸,疾笔书写起来。

红梅书院教室中,一个书生正激情四溢的发表着观点。

“秦师弟讲课还真是别致呀。”苗若红看向一旁的刘琴。刘琴目光从教室中秦朝身上收回,心中很是感慨,自《论语集注》出版后,来红梅书院报到求入学的学子爆炸似的增加,而且还有越来越激烈的趋势,而且这来人的质量也一个比一个高,甚至都出现了一个一次性通过七十二级考核的人。

这也让刘琴完全措手不及,刘琴、苗若红、翁白灵这两天都忙得全身冒烟。

“秦师弟比我们可受欢迎多了,他一来,这些新来的学子便安份下来,一个个对他的话奉若圣旨,这些人都跑到这大堂听他讲课,我们总算偷得一点闲。”翁白灵也很是感慨,“可惜秦师弟十天半月才来那么一次。”

这时

“诸位,今天的课到这里。”教室中秦朝朗声道,说到这秦朝一笑,“我好像记得现在该是新的一期报纸出来的时候。”

“没错,正是这个时候,走,去看看,又有什么新鲜事。”

“我最喜欢看秦师兄的《美国》连载。”一个个涌出教室,秦朝更是一马当先,谁也跑不过他,一伙人涌到书院前院,果然新的报纸已经到了。

“给我一份!”

“我的!”一个个抢到报纸连看了起来。

“这一期……嗯?”不远处一间屋子里,翁白灵看着报纸上的新闻,眼睛瞪得大大的,只见那新闻栏写着:

“孔子为古今第一圣贤,其言,字字珠玑。这一部《论语》,是他弟子将孔子与其弟子日常所说的话录之于册,微言大义,辞约义富,言简意赅,我等追摹圣人之范。寻学求道不可不细察……”

“今刘琴与伊川先生打擂,写《论语集注》,读之犹如畅饮美酒,酣畅淋漓……”

“我细细思之,总觉得该借助这一阵东风……”

……

这是一篇通告新闻,其作者是秦仙傲、天竹、小婉,也就是《新青年》的三个主编。其意是三人读了《论语集注》,在大有收获时又总觉得《论语》之中大义并未完全表露,是一大憾事。又虑及伊川先生不愿再写《论语集注》,故而愿意站出来,抛砖引玉,三人想要也尽快写出一部《论语正义》,与天下英雄进行探讨,引出真正得到了圣人之学的高人隐士云云。

懵了!

翁白灵眼睛瞪得铜铃一般。

外面不远处一个个书生这时看到这一则通告新闻,也都瞠目结舌。

文章中秦仙傲、天竹、小婉三人说什么抛砖引玉,可是连程颐都不愿意再写四书。他们看了刘琴版的《论语集注》。

刘琴版的《论语集注》如何,且不说程颐这样的儒家大家。都说这本书要花百年功夫才能熬到这种火候。

百年功夫。

还是程颐说的百年功夫。

再加上上几期的《新青年》报报上也详细分析了刘琴版的《论语集注》好在哪里。

别说他们。

就是那些经世大儒,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高人怕也认为《论语》写到这里,差不多也把该写的意思写尽了。

刘琴已经将《论语》写完了。

你却说尚未真正完全,而且还要自己写《论语正义》,这要么就是脑子进水,要么就是有极大的自信。所谓的抛砖引玉之词,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得出那不过是谦虚的说词而已。

没多久。

“疯了!疯了,你猜我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