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部分 (第1/4页)

“觉得太荒谬了吧?”

“嗯,确实是太荒诞不经。”司马康皱眉道。

“你能怀疑是好的。”司马光很欣慰,读书人很容易养成一种毛病,就是轻信书本,轻信他人所言。“康儿,秦仙傲虽然信誓旦旦自己所写是真实的,但那是不可能的,你跟我一起写《资治通鉴》,应该知道历史是有规律的。”

“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之间,万物皆苦,在这冰寒与醋暑交相侵袭的天地铜炉中,人也罢,兽也罢,都在熔炼煅烧,烧得一刻不得停息。如此苦寒交迫,况且人与人之间尚要相互倾轧,你争我斗,哪里能发展到他秦仙傲所说的那个世界?”

“可是……假如说我们要发展到那一步,首先要满足哪些条件?”司马康眉一挑道。

司马光微微一沉吟,摇了摇头:“不可能,不可能的。好了,康儿,你替我磨墨,我要写折子。”

“折子?”

“嗯,这秦仙傲无端描述如此不可能达到的盛世景况,勾引人心,引发天下不满,诱骗无知黎民百姓。如今大宋百姓本就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还这样引发天下怨气,制造不满,意图扰乱正常秩序,其心可诛,其人该杀!可惜慈航静斋那些糊涂虫,死死护着他,当真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我这写折子,便是要禁毁此等**,以免祸乱天下。”

司马康微一思索:“没错,这秦仙傲在洛阳现身以来,一门心思勾动,引诱,欺骗民心,如此下去确实很可怕。”

……

程颐、司马光、文彦博、苏轼、王安石……一个个看着《神仙国度游记》,为书中那电气、机械、信息时代,那文明到超出他们想象的世界而惊讶,震憾向往不已,可同时也在思索这样的世界,真的存在么,真的可能实现么?

秦仙傲所写的一切,是他自己编的,还是真的是其祖上的真实事迹?

这些才高八斗,经历过尔虞我诈的官场,看多了历史上勾心斗角故事的读书人,各大佬以险恶的阴谋论观点来观看这本书时。

《神仙国度游记》在普通民众中,普通读书人中却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热度。(未完待续……)

第五卷天龙寺第四十七章这是他独创的么

“看了么?”

“看了!”

“那里夜晚都不用点火,用的是一种叫做电灯的东西,走到哪,哪里便亮起光,想要红光便是红光,想要绿便是绿,想要彩虹一样七彩光,便是七彩,即便走夜路,路上也有灯光……”

“别说照明不用点火,就是做饭,也不用火的。”

“我就想不通,没火怎么炒菜?”

“出门有车,万里之路顷刻而到,从我们洛阳到汴梁,按那书中所写,也就一顿饭的工夫。”

“别说从洛阳到汴梁一顿饭功夫,那里很多人是早上在北海吃饭,晚上回南海睡觉。”

“不过,那些我也不羡慕,我最看重的是老有所依,幼有所养,不用劳心劳力便能吃穿不愁。”

“普通乡下人最贫苦的人,住的房子,吃的食物,穿的、玩的、睡的、行的……都比我大宋最富裕,甚至比官家都要好。”

“是啊,别说我们充满向往,就是官家怕也向往那种生活,据说那里人人长寿少病,几乎没有治不好的病。”

……

整个天下,幸福满足于现状的毕竟只是少数,更何况这个时代,即便是皇家,除了女人多一点,吃得好一点,穿、住好一点外,生活中也尽是无奈。

而书中描述的世界。

不说那些五光十色的生活方式。

单说医疗保健,大宋的人均寿命是30岁,生出的孩子,即便皇家都有很多早早便夭折了,可那里婴儿夭折率,极接近于零。而总体人均寿命**十岁,富裕阶层能够活上数百岁,甚至就算死了,都能用冷冻技术将人体保存,等待未来复活。

那里比较有钱的人才是真正的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里最穷的人都活得比这里官家惬意。

这冲击,这震憾!

别说对那些本来就生活在社会底层,为生活所迫,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贫苦民众。就是一些地位极高,吃穿不愁的人也是一种极大的诱惑和不可思议。

更何况,整个大宋因为人口上亿,资源又极为有限,早已不堪重负。

这个时候北宋已经到了极接近崩溃的地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