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部分 (第1/4页)

……

君如月、怜妙玉所写的《诡辩的艺术》一文,连载在报上的只是一个章节,真正重磅级的内容尚未抛出,按理说不会引起什么重视的。

可是因为这是在《工具论》连载结束之后刊登的。

而《工具论》虽然已经有不小的影响力,可是秦仙傲为何抛出此书,这本书作为神仙国的书籍强大在哪里,依然是武道界与普通百姓心头的迷惑。

想不通,自然想向秦仙傲询问答案。

只是大伙儿都没想到秦仙傲根本没给答案,而是刊登了一篇《知识的工具》的文章。

司马光,王安石、吕公著一个个解读着这一篇文章的内涵。

程颐、杨时、游酢等洛学高人,文彦博、曾布、韩忠彦……甚至苏轼、苏辙等虽然看法各有不同,也有赞扬,甚至佩服的,可是大都不怎么在意。

无数事实告诉他们,周边那些和他同时学习的蠢人们,往往一个道理,一篇文章要纠结许久,甚至数月,数年,一辈子,他们却能轻易钻研透。

讲道理在他们看来,就如同走路、吃饭一样容易,岂会弄不清其中条理,还要用《工具论》的方法来理?

就算要用到,这机会也绝不多。

可以说,越是聪明自信,年纪大,过了四五十岁的人,虽然不是人人都认为《工具论》讲的方法无用,可是在这方面‘知见障’远比其他人大。

反而是一些普通读书人,普通的百姓,市井之人看了这文章后,若有所思,或者直接相信不疑,甚至如获至宝关起门来对照着《工具论》细心研究起来。

当然像商容派,毛文秀的师兄弟们,这些最早发现《工具论》的真正用途,并且从中得到了大益处的则是另一番心情。

第五卷天龙寺第六十六章他这是向天下开炮

时间飞逝,转眼已经是一个月后。

“看了么?”

“看了!”

“这如月、妙玉两人虽然是教我们如何识破言语陷阱,可是更教会了我们如何偷奸耍滑,雄辩滔滔,看了他们这些文章,若是回到春秋战国时期,我们未必输于张仪,苏秦之流。”

“现在最头痛的怕是‘名家’了。”

现代逻辑学已经发展到一个极高的高度,秦朝虽然在《工具论》中并没有全部抛出,只是将一些简单的抛出,可也比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更加完善。因此君月如、怜妙玉的文章也更加强大。

这些文章只是抛出第一期还没什么,毕竟那只是个笼统的点题,可是随后的一期期,将道理完全掰开揉碎的讲,再加上各种事例,这带来的化学效应便强大了。

很多人越看越瞠目结舌。

原来说话还可以这样。

原来那样的说话是用了那样的诡辩法,黑柱那小子难怪我总说不过他。

……

本来,汉语就是最容易用来狡辩,正说反说都是正确的一门语言,以前虽然也有人关注过这方面,甚至诸子百家对于这种情况极为痛恨,可是也只是关注,并没有想到过解决办法,或者挖掘其中蕴含着什么道道。

可是君如月、怜妙玉这样一剖析。

便如打开了一个新天地,整个世界都似乎不一样了。

一处树林中,一背剑汉子身形如电。

“嗖!”

忽然一道人影如现在他身前。

“明凡师兄,你也准备和我一起去么?”江瑞看着挡在前面的背影。

“去!去哪里?跟我回去!”

“明凡师兄,秦仙傲欺人太甚,我们道统都快不存。岂能放过他?”

“欺人太甚?道统不存?”前面的人影冷笑连连,“我名家除了春秋战国时期横行一时外,何时荣耀过?别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不罢黜百家,我名家也是这样。”

“没错。我名家确实只是这样,可是如今秦仙傲弄出一本《工具论》,便是断了我们的根,今后……”

“错!我们的根断不了。”

“断不了?”

“他虽然用《工具论》将我们的手法给剖析得体无完肤,可是有些东西不是你懂便行的,还得练习,就说现在,虽然人人都看了‘如月、妙玉’的那篇文章,可让他们与我们对话。真能讨得了好。”

“可是终归秦仙傲……”

“你是糊涂,秦仙傲办报纸,这样的东西能大行于世,没被朝庭给取缔,这里面有什么猫腻,你真不懂,他是得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