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部分 (第1/4页)

孙固也不弱。

这两个人,在整个大宋百姓中的名望都是极不错的,为什么这一次……

无数百姓愕然了。

一个个读书人在作着解读,或辱骂韩绛、孙固老糊涂了,或为孙固、韩绛辩驳,或者直指报上的有奖征文不妥是邪说。

一时间天下纷纷攘攘,可这一天再次传出消息,韩绛、孙固上书朝廷请求封锁取缔报社,并且对那篇有奖征文实行惩罚。

这事一传开。

“韩相公、孙相公和秦仙傲扛上了。”

“竟然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完全不顾秦仙傲在报上讲的学问界就该以学问界的方式来解决。”

韩绛、孙固这一种做法,就像秦仙傲和他们讲道理,而他们两人却直接拿刀子,或杀,或直接流放,或者关押,根本不和你讲道理。

两个当宰相的人,而且都是学富广博,学识未必弱于司马光、王安石居然不与秦仙傲比划,论说对错,直接斥之于武力,这种做法更是让无数人懵神了。

是两人老糊涂了。

还是太过气愤,又或者自知理亏?

一时间,天下更是议论纷纷。

韩绛、孙固的意见自然不会被朝廷实施,可是这两人似乎与秦仙傲扛上了,第一封没用,第二封继续,第二封没用,第三封再上,而且不仅将奏折递至朝廷,更将奏折内容散布开来。

韩绛、孙固如此不依不休,不讲道理的作风,渐渐的也让无数人开始反思,是不是报上那篇文章真有不妥?才让两个老大人如此失去理智?

就在一个个反思时,一个噩耗传来。

第五卷天龙寺第八十五章辩奸雄

春风楼李清照、绣儿主仆依然女扮男装,坐着喝茶观察着赵明诚等人的谈话。●⌒,。

“听说了么,韩相公去了。”

“去了?”

“驾鹤西游去了!”

当赵明诚暴出这个消息时,不仅他那一桌的伙伴都愣住了,李清照也是一怔,好好的怎么就死了,这韩绛一死,这出戏岂不是演到一半便中止了?

“据传出的消息他是被气死的。”

“气死?”

“韩相公一直提议将宣扬歪理邪说的秦仙傲以及新青年报社予以取缔,对最过份的有奖征文的那篇文章更需对直接负责人绳之以法,可是朝廷一而再的不受理,因此。”赵明诚声音很沉重,“据韩府的家人仆人诉说,这些天来韩相公一直积愤于心,时而呕血,说诋毁圣贤言,歪曲道德的报纸不除,天下将道德沦丧,无可救药,长久积郁之下,已经病倒,只是强撑着一口气要斗倒秦仙傲,这才没仙逝。”

“只是连续三封奏折尽皆不利,他知道这事恐怕是办不成了,更是一口气出不了。”

“据说,他死前曾呕血半升,以血书《辩奸雄》一文,而后长哭离世。”

静!

四周一片安静,一代牛人韩绛居然就这么郁郁而终,被气得呕血而亡?

韩绛在洛阳做府尹这么多年,洛阳人对他的感情还是很深的,如今居然为了和秦仙傲‘怄气’,活活气死。

“那篇《辩奸雄》?”陆德夫沙哑的声音响起。

“这文章我背得。”

“有僧人知天,说佛法于摩西国,远近闻名,众皆云集而来,听其说一法,莫不拜首,善恶皆伏……”赵明诚低沉的声音缓缓响起,“知天名达于诸国。有罗汉善行,为西天佛祖门下弟子,游历经过,倾而拜之。与之详谈……”

“善行归西天,见佛祖。佛祖双目视其顷刻,曰:汝何以入魔?善行大惊,曰:弟子无一刻不行善事,无一刻不参佛学。何以入魔?”

……

这一篇文章一开始讲了一个寓言,说是有一个叫做‘知天’的高僧,在摩西国开坛讲佛法,渡人行善,因为他佛法讲得动听,远近闻名,一时间人们纷纷而来,无论是大善之人,还是穷凶极恶之辈,只要听了知天的讲佛。便会皈依。

有一天佛祖门下弟子,一个叫‘善行’的罗汉,行走诸国普渡众生时听到了‘知天’的故事,遂心生好奇向往,前往拜见,与之详谈佛法,大感倾佩。

善行罗汉回到西天见到如来佛祖,佛祖看了他一眼后,面色凝重道,你身上魔气重重。怎么入了魔道。善行大为吃惊,说道,我一直按照着您的要求,以佛法行善。普渡众生,为何会入了魔道?

……

寓言讲毕,文章便开始论叙讲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