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部分 (第1/4页)

“二、不摹仿古人。”

“文学是随时代变迁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周、秦有周秦的文学,汉魏有汉魏的文学……”

“三、规范学术用语,加强逻辑性。”

看到这王安石眉一挑。

“规范语法,加强逻辑?”

王安石眉心微微皱起,这个第三条是王安石‘文学改良刍议’中所没有的新内容。

“这秦仙傲和段海峰一样,都是个颠覆魔王,这一次莫不是……”王安石最怕的就是秦仙傲的新名堂,可最喜欢,最兴奋的也是看到秦仙傲的新东西,因为这往往能给他惊喜。

“希望这一次又能给老夫一点惊奇!”

王安石连看起来。

“不规范的语言在文学上具有妙不可言的魅力,然而一个国家要发展,语言的优美远比不上论叙事物规律道理有用……”

“神仙国语方,有主语、谓语、宾语……”

“而我华夏文字,一字可以做名词,亦可做动词,更可做副词……”

……

看了一会,王安石眉微一挑:“原来是这么回事,只是这个有必要么?”

规范语言,讲逻辑看似有道理,可是不讲逻辑,照样过日子,大宋照样是整个天下的文化中心,无论科技,还是其他,可以说除了军事,样样都是天下诸邦学习的对象,既然这样,何必讲逻辑?

“似乎没必要,可是秦仙傲既然在说……”

抱着对秦仙傲的重视,王安石继续往下看,文中秦仙傲并非要求所有文词都必须严格规范,然而对学术文章却要求必须得如此。

“学术文章非文学,文学是给人以情感的冲击,美的享受,可是学术是为着传道者……”

“诚然,诸子百家,包括释、道、儒用来启迪智慧,确实可以不究语言之规范和合乎逻辑……”

“可是诸子百家、释、道、儒启迪智慧,让人产生顿悟的作用,普通的文学作品亦能有此功效,所以文言文可弃,白话文才是王道……”

“传道,要求的是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别人,倘若语言不规范,你说的话歧义甚多,要想达到传道的目的,就必须反复讲解,甚至当着弟子面,反复回答弟子的问话才可以真正使弟子不产生歧义,既如此,要书何用?”

“古之圣贤的道,为何传至今日,注解甚多……”

……

看着文中一条条极有道理的讲叙,王安石心怦然而跳,仿佛一扇大门在他面前敞开。

“我们给圣贤言写注释,个个都认可自己的注释才是真正得到了真传,而且就算是孔子的弟子,亲自聆听孔子讲道,居然也分八个门派。”

“如此传的道,还是圣贤之道么?”

“不过是大家都借圣贤名来传自己的道而已。”

“借圣贤之名传自己道,似乎占了便宜,可是真占了便宜么,恐怕你传的道未必能过三代,到了二传,三传便完全走样了,也成了别人借你的名声传他的道。”

“若想所写文字,句句无虚言……”

……

时间流逝,王安石完全沉浸在这一篇文章中,尤其是说规范文法,注重逻辑那一点建议,更是反反复复的观看。

第五卷天龙寺第一百八十三章回归本源

书房中王旁也在思索着。

秦仙傲的‘言文一致’与王安石的‘文学改良刍议’,相比较起来,王安石的最为充实,详细,秦仙傲除了第三条建议外,其余的建议大体都是附和王安石,根本没费多少笔墨去写,而这第三条,王旁皱起眉。

第三条要求学术文必须规则化,注重逻辑,倒不是里面说的没有道理,而是实施起来根本没操作性。

“嗯?”

王旁看向王安石,此时王安石正在桌上挥笔疾书。

“关于语言规范与逻辑化我意以为……”这是一篇针对《言文一致宣言》第三条而写的文章,王旁连看了起来,没看多久,眼睛便瞪大了两分。

“父亲,你也同意这么做?”王旁满是不可思议。

王安石哼了声:“为什么不同意?”其实王安石的想法与王旁大体类似,认为这个加强规范和逻辑的建议倒也不是很错,可是有两大不妥之处,其一在于操纵性,如何去规范?其二在于有没有必要。

“按现实的需要完全是没有必要的。”

“可是秦仙傲难道就想不到这一点?”王安石眯着眼,读了《伦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