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 (第1/4页)

吆簟敖荼ǎ〗荼ǎ �

捷报入宫,皇上马上命人击鼓鸣钟,召集群臣议事。

未央宫,金銮殿上,群臣窃窃私语,讨论着是什么捷报,让他们突然召集。

“皇上驾到”黄门喊着礼仪,群臣们马上终止了窃窃私语,转而拱手跪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皇上显然心情极好,也没有要求他们的礼仪,甚至迫不及待地说道“念吧,好消息,就让他们大家都高兴一下”

小黄门取过捷报笑道“诺,八月初三,龙骧中郎将高宠将蓝楼,裴珊及西域都护军和西北军于裴珊城下大破匈奴,斩首三千,监军陆少渊独得三百,更亲战匈奴左大都尉及其副将,勇武非凡,北驱匈奴于天山北,皇上这里还有裴珊国王和蓝楼王子的谢表,需要念吗?”

皇上摆了摆手“不必了,那都不重要,最重要是我们的这一封捷报,我们大汉赢了。可惜高定远已经回了柴桑,不然听到他的儿子如此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定然高兴非常。陆少渊就是朕的学生,诸位看这位学生如何?”

所有大臣马上跪下“陛下教导有方,实乃我大汉洪福,天赐我大汉两员上将”

皇上哈哈大笑“不过信中还提及需要大军来援,方才能收复山北,我欲御驾亲征,诸位卿家意下如何?”

御驾亲征?张司徒吓了一跳,马上出列说道“陛下,眼下中原正值秋季,但今年大旱,百姓颗粒无收,正是需要调粮赈灾,保民过冬的关键时候,若是此时亲征收复北疆,不知陛下要带兵多少?亦不知我们军粮是否充足,不若暂命高将军他们严阵以待,守住山南,待明年穿暖,方才出征?”

张司徒其实言之有理,眼下又是需要调配粮草保民过冬的时候,又是入冬,远征的话,辎重更多,的确不是一个好时机。群臣纷纷开始附议,眼下只要守住山南,守住通道,明年他们就还有机会收复北疆,现在只能维持现状。

皇上见到群臣如此反对,也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既然诸位卿家都如此反对,那么此事暂时作罢吧,不过他们这些少年如此为国尽力,自不能亏待他们。传朕诏令,加封龙骧中郎将高宠为龙骧将军,属官全部官升一级,陆少渊继续为监军,回朝再行听封。传信告知高定远其子打了大胜仗,退朝吧”

大臣们纷纷跪下“恭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军功自古以来都是拔擢最大的助力,而一个世家子获得军功,则是一个可怕的提升,偏偏中原世家重文轻武,却错过了这一次机会。张司徒看着那道捷报,露出了一脸的严峻神色。

第二百五十四章黑云压城

浓浓的乌云压向了疏勒城,九月初的北疆初秋带来了一场凉得让人透彻的大雨。大雨之下,只见又是一队汉军骑兵策马进入疏勒城。

细看这一支汉军的衣着服饰和城头上的士兵不太一样,乃是西域都护军的汉军的军服,大雨进城,想来是有急事。

“左大人,莫非是有什么紧急军情?”营房之内,高宠和伍旭,少渊分列两侧,等待着西域都护使属官开口。

左大人拱手一礼“下官接到洛阳传来的消息,便马不停蹄地赶来了,请高大人接旨”

高宠马上就走到堂中,单膝而跪。

左大仁从怀中取出保存竹筒,拿出黑黄相间的奏折“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高中郎将宠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外平贼寇有功,加封为龙骧将军,所部官升一等。监军陆少渊护国有功,因未有军籍,回京再封,还望驻军通力合作,力保山南,以待来年大军,钦此”

高宠举起双手“臣高宠接旨”,紧接着一众人大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套礼毕,高宠站了起身,拆阅随圣旨的皇上亲笔信,面色不佳,“左大人,是否西北军也只是派人送来辎重,没有援军?”

左大人点了点头“是的,来高大人,这里有一封西北军与你的信,送信之人要我亲手交与你,你且看看”

高宠接过书信,将手中圣旨和皇上的亲笔信交与少渊,然后自己读了起来。

“今四郡之内,均出现匈奴之痕迹,西北军当守土有责,未能支援将军,但请见谅”此信不长,但信息量极大。高宠胸膛一阵翻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高宠阴晴不定的面色也看在众人眼里,左大人不熟悉高宠,自然不好评价,但伍旭和少渊可是从未见过高宠漏出这种阴晴不定的神色,唯一可能就是书信内容非常可怕。两人正想发问的时候,高宠突然抓住左大人说道“左大人,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