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签订合同 (第2/3页)

好书推荐: 一步惊仙 乱世大商人

热情高涨对此次灶台革命的对前景报以极高期望的当口,王浩纷纷与众人各自签下了一张极不平等合同,就是每张合同的右下方皆用最小号的字写上了本合同各项条款最终解释权归甲方所有。

最后,本次经销商合作洽谈会顺利结束,当晚杨重光杨总经理作东邀请大家参加了晚宴,宴会在一片祥和亲切的环境中进行,众人纷纷表达了此次合作经商的美好前景及衷心祝愿。

还表示在今后的合作中一定全心全力,同心同德,共同为大宋子民的灶台事业尽自己的一分绵薄之力。

……

王浩打算第二天一早就马上赶回工坊去,毕竟大批的订单马上就要来了,就自己那个小作坊生产的那些数量,到时不得被前来提货的加盟商们彻底扫荡一空。

得马上回去买地招人扩大生产,好在这玩意制作也确实简单,不要啥设备更不要标准的厂房,新招的工人两天就能成为熟练工。

次日一早,杨延青又来了,邀请王浩去杨家在外城惠民街上的商铺去莅临指导一下,给点宝贵的经验,杨家打算把煤炉专卖店设置在那儿,王浩仔细一想也对,今天的确还走不了。

惠民街紧挨惠民河,是流经内城两段蔡河中的一段河流,位于汴京外城的西南面,也是一条极为热闹的商业街,街上以日常城中百姓每日所需的柴米油盐等商铺居多。

杨家的商铺是三间大通铺,铺子后面还有两进院子作为仓库和店内工作人员生活起居之用,店铺本来是经营茶砖生意的,前两年大宋朝在盐铁专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茶酒专营,使商家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

这次索性就准备格出其中两间,专门经营这煤炉煤饼的生意了,等王浩几人到了店铺之后,已经就有人早早的在腾空店铺作事先准备了,大致的给了一些装修建议,也无需大动干戈,无非就是增加几个简单的陈列架,做成开放式的,让人们可以更直观的看到。还将带来了三个煤炉给了他们,这两天就先展示展示,顺便把那两条广告语也打上。

时间还早,王浩打算在城外的贫民窟中招募几个铁匠回去,回雍丘估计也招不到几个,于是便向杨延青打听道:“杨兄,城中的牙行在何处?小弟想招募几个匠人明日与我一同回去。”

“王兄说的是牙侩吧?有的,小弟这就带你去。”顿了顿继续道:“王兄,家父让小弟明日与你一同返回雍丘……”

“没问题,回去之后小弟尽快将货给你备好,我也是想尽快打开这里的市场的嘛……哈哈哈。哦对了,现在去牙行今天能把匠人给招到不?明天我是肯定要回去的。”

“自然自然,在城外招募几名工匠甚为容易,王兄无须担心。”

果然,下午牙人就将十几个从贫民窟招来的铁匠领到了杨家商铺,听说王浩要将他们带去汴梁城南四十里外的雍丘县干活,有好几个都面露难色支支吾吾的似乎要说些什么。

见此情景,王浩立刻又道:“哦,还有你们的家人,也都一并带上,我也可以在那边工坊给安排个活计,还有你们的工钱,跟那边的人一样,大家放心,不会亏待了你们。”

众人这才安静下来,不过并没有表露出多少喜色,眼中更多的是另一种迷茫,可见这群被人压榨惯了的苦哈哈对王浩的话并没有抱太大希望,在他们看来,不论被使唤到哪里,都只不过是从这个磨盘搬到另一个磨盘,任别人从自己身上榨取出最后一点渣渣,这辈子也就算是交代过去了。

王浩见此也没多说什么,只简单的交待道:“好,如果没人有异议那咱就这么定了,明天一早大家就在东水门外的东门码头集合,我们有船送大家过去。”

诸事已毕,时候还早,王浩提议出门去逛逛,沿着御街一路往北,王浩也没说要去哪,其实他是想看看这汴京皇宫长啥样,远远的看一眼就行。

过了州桥远远就能望见一大片寺庙群建筑,应该就是相国寺了,过了相国寺之后这街上的人就渐渐少了,一旁的杨延青面色有些古怪,心想王兄这是要干啥呢,再往前就是东宫和尚书省了。于是赶上两步问道:“王兄这是要去哪?”

“啊……随处逛逛,”这时已经能看到正前方的皇宫正门宣德门了,也就只能看到这个门,里面的景色都被高高的宫墙挡着。

“王兄,要不我们在这里转弯吧,”杨延青看着王浩直直的往前走丝毫没有减速的意思,急了。

王浩当然知道不能再往前了,都有军士在那站岗了,再过去不是找屎呢吗,便也就随着杨延青指引的方向拐入了皇宫门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