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烟花三月 (第1/3页)

好书推荐: 重生济颠也修仙

寒风料峭的时节终究会过去,当暖风再一次吹过大江两岸的时候,生机似乎在一夜之间蔓延了开来。从第一朵迎春花的开放伊始,所有的绿意似乎都像商量好了一般,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将灰色的世界变得多彩了起来。刮过人们脸庞的风不再凌厉与彻骨,开始像温柔的母亲一般抚摸着这路途中的每一个人。渐渐地人们耳中的鸟鸣不再是每晚深夜时分地夜枭,莺语婉转,燕鸣啾啾,一切都从厚厚的冻土之中活了过来。

是的,春天到了。

在中原北方寻常人们身上的棉衣还未褪去之时,在被中原江湖称作江南的地方,姑娘们已经换上了薄纱一般的衣裙,将大片大片的雪白肌肤裸露在了空气之中,或羞赧或大方的走过街上,任由一个个高冠博带的男子驻足回望,垂涎三尺。这里的河流充足,雨水充沛,人们种水稻、吃米饭,与靠北方的中原人习惯迥异。以大江为界划分的南北中原,此时对比着看上去竟宛如两个世界一般。

北方中原有长安城和洛阳城,而江南城池,则是以建业城为代表。或许是受建业城中的历代各个家族的影响,江南的江湖远不如北方那么彪悍刚烈。这里的江湖透露着一种沉静,一种柔美,一种婉约。这里的人们相比于舞刀弄枪、争勇斗狠,似乎更喜欢坐而论道,品茗读书。浓浓的文气贯穿于整个江南地界,就算是河边淘米的老妇也能随口唱上几句千古名篇。这里的人们似乎更注重平淡日子里的粗茶淡饭、柴米油盐,对于所谓的“江湖争霸”之事,似乎并没有什么提得起兴趣。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就算再怎么拼命地去组建扩张自己的势力,也永远追不上那座城中金杯玉履地豪阀们。江南人都清楚,整个江南的生活之所以平静,那是因为那座城中的贵人们喜欢这样。

这就是江南。

……

飞扬城。

公孙悦走进这家他常来的酒楼中,还未开口便已经有眼尖的小二瞧住了他,忙小跑上前,谄媚地笑着,躬着身子道:“哎呦!这不是咱们公孙公子么!您可是有些日子没来了,看来最近府里生意挺忙啊?”一边招呼着,小二一边朝楼上大声喊着:“快!楼上靠窗雅座看茶!公孙公子大驾光临啦!”

公孙悦一边笑着点头,一边用他一向温柔的眼睛扫视了周围一圈。目光所及之处,脸熟的男子会起身拱手行礼,而女子们则是尽皆羞红了脸,低下头去,拿衣袖轻轻掩唇。公孙悦有些满意这样的反应,笑了笑,伸手提起自己衣摆处的流苏,随小二一同上了二楼。

二楼一至,便立刻能感觉到与一楼的不同。首先是声音,在二楼用饭饮酒的客人们,说话都是轻声细语的,远没有一楼那么嘈杂;其次是衣着,比起一楼那些甚至还有粗布衣裳着身的客人来讲,这二楼客人的服饰不仅更繁杂美观,材质还更加柔滑顺手,一看就是大多出自江宁城钱家的绸缎庄;最后是举止,见到公孙悦上楼来,在此间的人们虽然也都面带着笑容跟他打招呼,却已经不再起身,女子也不会羞到遮面。

公孙悦并不在意,他知道能在二楼落座的人们都是整个飞扬城甚至是江南地界都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自然没有必要对他这个公孙家的大公子太过恭维。但同时,也不会有任何一家敢怠慢了他。

想到了这里,公孙悦的脸上不禁流露出了一丝淡淡的骄傲。这是属于飞扬城公孙家的荣光,他有资格将这分荣光时刻挂在脸上。

“程……大哥!哇你快尝尝这个!这边的湖鱼怎么能这么嫩?我还从没吃过这么蒸出来的鱼呢!”

“我也没吃过……哎你别说,这道闷虾做得比辽东那边还要地道,我已经很久没有吃过了,还真是怀念啊……”

“这个酒!甜的?”

“真的假的……吔?还真是!”

公孙悦瞧着那边座上一男一女两个同他差不多大甚至比他还要小上三四岁的人,觉得颇为有趣。不止是他,其实整个二楼的人们的注意力多多少少都会放在这两人身上一些,因为他们实在是太过吵闹,和这里清雅恬淡的氛围格格不入,浓浓的乡巴佬气息在他们身上散发了出来,扩散到了整个二楼的厅堂。

好在少年瘦削清秀,少女红衣讨喜,倒也没有人皱着眉头出来呵斥。

公孙悦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招了招手将小二唤到耳边,轻声问道:“这两位是什么路数?怎么回事儿?”

小二苦笑道:“这个我倒还是真不清楚,不过听口音,应该是从北边儿过来的。他们二人来咱们家吃饭,上来就掏出了一颗大金锭!虽然不是熟人,但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