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部分 (第1/4页)

好一阵后,罗照长吐出一口气来,眼神变得坚决道:“蒙山鸣手中粮草坚持不到十天,我沿江据险而守的重兵并非纸糊的,我反复推演,就算他蒙山鸣再厉害,我不信我大军防线连十天都无法坚持。蒙山鸣此举怕还是想引诱我人马回撤为燕京解围。”

回头看向众人,“国战打的是国力,粮草是燕军的致命要害!蒙山鸣久攻不下,粮草耗尽,必然是不战自败,为何要回撤?如今我回撤反而会中了他的奸计,一旦让他得逞,无异于让他对燕京证明了他的策略是对的,将会让他获得更大的自主权,会让他更容易控制朝廷人马,而我军回击一支这样的人马对我军不利。现在当继续向燕京进军,继续对燕京施压,燕国已不足为虑,我们的重要战略依然是逼韩国出兵!”

啪!他抬手拍在墙上地图上,掷地有声道:“我意已决,不可让蒙山鸣牵住我们的鼻子,大军继续前行,直取燕京的计划不变!”

第六七九章 攻不破也得攻

见他态度如此坚决,且已经做出了最后决断,几人相视一眼,也不好再说什么。

也没办法说什么,这种决定,不管是回撤还是继续进攻,都不是一般人能下的决定,其他人也不太敢下这决定,哪怕苏元白等人是宋国三大派的长老,也不敢代罗照做这个主,一旦出事担不起那个责任。

大军作战,战场上能指挥千军万马下这个战略性决定的人,只有大都督罗照这个主帅。

然而文悠身为罗照身边的第一心腹谋士,也必然是要为罗照着想的。

文悠悄悄瞥了眼苏、东、常三人的反应,目光微闪,适时出声道:“大都督,我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

几人目光立刻看向他,罗照道:“文悠,这里没有外人。”

苏、东、常三人亦微微颔首,不知他文悠有何高见。

文悠迟疑道:“我担心的是朝廷那边,一旦蒙山鸣对我大宋发动进攻,大都督却不予理会,任由其攻打,我怕朝中会有人质疑大都督的企图。”

他这里话才刚落,外面传来一声“报”,有人进来送上一份来自朝廷的信。

文悠先接手看了看,之后递给罗照,“大都督,朝廷已经注意到了此事。”

罗照接信看后,道:“如实回复吧。”

苏、东、常三人之后也陆续接手看了信,信中,朝廷也察觉到了蒙山鸣要攻打宋国,朝廷也有担忧,提及蒙山鸣并非庸辈,问罗照这边如何应对。

很显然,蒙山鸣当年遗留给宋国的阴影还在,如今蒙山鸣再次出山,又有可能是针对宋国,已经让有些人心里没底。

文悠又悄悄观察了一下三位长老的反应,出声道:“大都督,如实回复是自然,恐怕还得好好解释一下才行,不然人言可畏,朝中一些扯后腿的人怕是会不太安分。谣言多了,大家怕是不能理解大都督在这边的呕心沥血,还当大都督藏了私心。”

罗照领会到了他的意思,这话是说给三位长老听的。

有些事情也是没办法的,不管哪国的朝堂,没有铁板一块的事,都不乏扯后腿的人。

略作斟酌状后,罗照道:“解释自然是要解释,我这边是要回信的,不知三位长老能否也一起上信解释一下,免得有人不知情以为罗某自说自话。”

他希望三人同时向三大派那边解释一下,帮他稳定后方。

苏、东、常三人相视一眼,最终都点了点头,苏元白道:“大都督放心,大都督在前线呕心沥血我们都看到了,绝无私心,我等也不会坐视大都督轻易受委屈,自会帮忙上信解释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

“正是。”东应来和常飞点头附和。

罗照当即拱手谢过。

……

长州人马浩浩荡荡,兵分两路迤逦前行,两路大军的中间还有一支大军,是被执法督军压迫前行的朝廷人马。

马车外,战马来回奔跑,不断有情报送到,有人汇报着先行人马于东域江边砍伐树木编造木排的进度。

一匹神骏白马也牵随在马车旁,正是宋国大都督罗照送给蒙山鸣的礼物。

长州刺史张虎获悉蒙山鸣身边的罗大安是罗安的儿子后,唏嘘感慨不已。罗安的死他听说了,只是现在才知道蒙帅将罗安的儿子带在了身边调教,小儿子跟在了蓝若亭身边做弟子,成了洛少夫的徒孙。

子嗣有了如此周到的安排,是许多人求都求不到的好事,可谓前途无量,若有将来,成就怕是要远超过罗安。张虎感慨,想必为救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