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 (第1/4页)

如果俞和并没有错觉的话,这个空间应该像是把一个海碗倒扣在了地面上,只是他没法估算此处究竟有多大,因为无论向那边看去,都似乎总也看不到边际,远处全被重重的昏黑掩盖着。

唯一的光亮,来自头顶的高处的一朵白莲花。这莲花悬在离地不知多高的空中,层层叠叠绽开的花瓣好似琼玉雕成,多得数也数不清。莲花底部,有一注清濛濛的光,直落向地面,宛如花茎。

奇妙的是,从四面八方极远处的昏暗中,不断的有流星似的白光升起,冲到莲花之上,一转,就投进花蕊中去。

俞和正要细看那些白sè的流光,可这时,就在他身后不远处,忽然有团明光大作,俞和转头去看,只见十余丈外的水中,浮着一群碧莲叶,每九片莲叶围成圈,中间簇拥着一支碧玉似的莲蓬,这莲蓬上结着七颗莲籽,分作七sè,每颗莲籽都吐出一道耀眼的仙光,聚成莲蓬上一团皓月浮空似的莹莹白光。

这白光浮浮沉沉,直到七颗莲籽都黯淡了下去,整只莲蓬变作墨绿sè,才凭空一跃,白光中有个淡金sè的奇形云篆闪了闪,便化作一道流星,投向那天顶的白莲中去了。

白莲下,是一座白玉石穹庐,俞和离得太远,估不出这穹庐有多大,但光看那雄踞的气势,便知绝不会小于一座山岭。玉石穹庐边上,九根巨柱顶天立地,每根柱子上,都攀着一条周身光焰四shè的虬龙,看不见龙头,只因这虬龙的上半身,随着九根通天之柱,贯穿了天极,直往天外不知所在处去了。

远望这无门无窗的玉石穹庐,俞和心里闪过一个猜测,这里莫非是一座坟墓?

第六十八章木雕人,火龙柱

俞和瞪着前面的树影,足足看了一盏茶时分。可那树下的人,始终一动也未动,只是默默的立在那里。

莫非不是生人?

俞和壮着胆子,向前又走一步一步的挪了几丈,终于借着头顶白莲散出的荧光,看清了那些人的面目。

原来那的确不是生人,乃是一群黑漆漆木雕泥塑,只是雕得与真人一般大小,栩栩如生,用的是亘古不朽坏的龙鳞楠木。

走到第一座木雕前,俞和细细的看,这木偶雕的是一个高冠广袖的道人,面目俊逸出尘,两行眉毛垂下齐颧骨,三缕长髯飘到胸口,一手抚胸拈须,另一手上,握着一只长柄拂尘。

俞和的视线,扫过这木雕的眼睛,突然他觉得从这木雕的眼中,竟分明也有道视线向他投来,那一对眸子虽是楠木雕刻的,但眼瞳zhōngyāng嵌入了一颗玄珠,玄珠中隐隐有神光湛湛,看起来和生人的眼睛一模一样。

转头再看其他木偶时,俞和的背脊上一道寒气骤然升起,凡是他能看见的木偶,似乎都侧目盯着他!

突然间,俞和浮起一个可怕的念头,莫非这些木雕,本全都是活生生的人,是有人以大神通将他们点化成这不朽不坏的木偶,又将他们一一摆在树下,默默的注视着从那七彩石板路上经过的人。

俞和用力的摇了摇头,将把这些杂乱的念头一齐甩开,这古怪的地方和无数古怪的事物,诡异而沉默的氛围,让他走下去寻找出路的勇气一点一点的消失,心神越来越惊骇,脚下迈出的步伐也越来越虚浮。

俞和竭力转动自己的视线,克制自己不去与那些木偶的目光交错,只顾低头大步前行。但眼角的余光却能窥见越来越多的眼睛在盯着自己,那些木偶的眼睛似乎还能转动,即便自己脚下加紧,可每当经过一具木偶人像时,那木偶的视线竟然也会随着自己的步伐而移动。

起初只是稀稀拉拉的几具站立的木偶,越向前走,木偶越多。有的木偶是盘膝打坐的姿势;有的木偶伏案疾书;还有的木偶舞剑抚琴。后来不单是一具木偶,甚至可以看见有几具木偶聚在一起,有的在树下饮酒;有的对坐行棋,还有的木偶拉开架势,正刀剑交错的争斗着。这些木偶是如此的活灵活现,俞和总觉得,自己把他们当成没有生命的泥塑木偶是一种错觉,这分明就是活生生的人,说不定自己一眨眼,便会有几人过来,拉住自己一同饮酒喝茶。

再后来,除了人形的木偶之外,还有各式木雕车马,整整齐齐的排在石板路两侧。

俞和猛然醒悟,这地方只怕必是一座陵墓!他曾看过一些凡俗古代王侯的陵寝,有气势极盛的,将整片山谷都占为yīn殿,那通向地宫的漫长墓道两边,就会摆着许多类似的石雕车马人像。

只是谁能在这种古怪的地方建陵,又修起如此宏大的九根火龙天柱和白玉穹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