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 (第1/4页)

长钧子这时还在对着骨骸自言自语,也不知怎么鬼使神差般的,俞和忽然伸手去推了一下这扇门。只见俞和的手指在门上一按,那门上的清光便荡漾起一圈涟漪,有道白莲符印闪了闪,又隐入了玉石中。

悄无声息的,这玉石门便向里面滑开了,一大片烟霞从门中涌出,俞和闻见了一股浓郁的馨香味。

长钧子又一次呆住了,他看了看门,又看了看俞和,再看了看那具骸骨,满脸惊愕,嘴巴开阖了半晌,却说不出一个字来。元曦本就不能言语,长钧子说话全靠神念震荡元气出声,这时他的神念中仿佛被人点了一指定身咒,张口无言。

俞和把双手一摊,耸了耸肩,迈步朝门内走去。长钧子用力摇了摇头,刚要跟着俞和走进门中,忽然想起了什么,回身弯腰,探手在那尸骸中掏摸了一阵子,最后终于抓到了一件什么东西,紧紧握在掌心里。

进了这扇门,才知道此处就是整个白玉石冢的zhōngyāng石室。

石室中满是层层叠叠的仙霞,好似一团凝集不散的雾气。这石室中的灵炁,比起白玉石冢外面,还要浓郁了近倍。

石室地面zhōngyāng,有个莲花池,里面也看不见池水,只有密密匝匝的数百片莲叶展开,这百片莲叶好似是用宝石雕琢而成的,每一片的颜sè都不相同,莲叶呈半透明的样子,叶片脉络中,有一道一道的流光。石室中浓郁的灵炁,自在莲叶上结成颗颗晶莹的仙露,顺着叶茎不知滑向何处去了。

石室顶部zhōngyāng有个十丈阔的圆孔,自那圆孔中,有道清濛濛的光柱落下,光柱中,虚浮着一朵白莲。俞和与长钧子一看,就知道这白莲与外面中天悬浮的那朵一模一样,只是不知究竟哪一朵是真身,哪一朵是法相。而那投入石室中的光柱,只怕就是从外面那朵白莲之下垂落进来的。

这朵白莲花,仿佛就是从石室中间的莲池里生出,那许多莲叶都团团簇拥着它,在白莲花的万千花瓣中间,放着一支三尺高的金身玉坛,就像是有道高僧坐化后,用来成殓尸骨的那种坛子,坛口上面有到碧光绘成的长生仙符,在缓缓的回旋着。

俞和与长钧子正看着清光、白莲和玉坛,寻觅这出路的所在,忽然间发觉身后的那扇玉石门自行悄无声息的合上了。白莲花凭空一旋,万千花瓣尽数展开,从玉坛中猛然爆发出了一团刺目的明光,登时让俞和与长钧子满眼雪白,什么也再看不清楚。

长钧子伸手遮眼,这明光足足持续了五次呼吸的时间,等光芒渐渐收敛,石室中物事重新浮现时,他愕然看见,俞和原本站的地方空无一人,只剩下一件道袍摊在地上,俞和的随身玉牌、玉符等物统统落在道袍中,唯独俞和的身子却在白光中不知所踪。

第七十三章虽神帝,难断情

昏黑之中,唯有南天七灵宿的淡淡星光垂下。

“此子你看如何?”

“一无是处!下品的根骨资质,不入流的悟xìng,这一身修为只怕连魁鸟一击都挡不得。”

一个浑厚的声音长叹了口气,“亿万年真修,你依旧是这个xìng子,只观其形而未见其神,若此子当真是具凡俗泥骨,我何须大费周折,将他摄到此处?”

一道星光在俞和身上轻轻一绕,忽把那白玉剑匣从俞和的紫宫窍穴中扯了出来,剑匣上流光四溢,隐约有道符箓,在玉石中浮浮沉沉。

“这是,玄真宝箓万化归一真符?”另一道声音明显带着惊诧的语气。

“一介凡庶,何来气运得此等无上符箓护身,此中关窍,你可想过?”

“哼,诸天演化命理,繁如天河砂数,一些小小的气运加身,又能有什么稀奇?你莫不是枯参天道太久,目光已短浅成了这般模样?”

“若真是你说的小小气运,此子也读不通我那《高上九霄玉清真王大金书》。”

“好吧,你的意思我已明白,既然你已有决断,又何须来问我?只是若你将来追悔莫及之时,也莫来找我开导于你,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另一道声音中,似乎又有些愠怒。

那浑厚的声音也不答话,只发出轻轻一笑,头顶的南天七灵宿忽然星芒大作,有道发丝般的明光从虚空中来,绕着俞和的身子盘旋了几匝,便要投入俞和的眉心中去。

这道明光如细针,眼看着堪堪就要刺入俞和祖窍,可忽然间异变突生,从俞和的眉心祖窍中,冉冉升起一道青玉sè的光芒,这青玉光一转,周遭的莫名暗空中,登时有无数诵经声响起。

每一道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