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 (第1/4页)

三人一拱手,各亮出了法剑来。

俞和自是收起了那柄桃木剑。左手剑诀一引,白莲赤鸢齐出,化作两道七尺剑光,绕身飞旋不休,右掌中擎一口破甲剑,剑锋上有道白茫茫的先天金炁吞吞吐吐。

夏侯沧双手掌心相对,一上一下相隔三寸交叠在胸前,在他双掌之间,有道青白sè的剑影忽隐忽现。俞和偷眼一望,便知这夏侯沧定也在白骨剑冢中修行过。他掌中所显出来的青白sè剑气,正是甬道尽头石碑上所刻的“太玄典”,其中第十八到第二十二行文字所述的“太玄无形剑炁”。

这种剑炁的修炼法门,俞和自然是熟记于心,只是尚无暇参研。“太玄无形剑炁”一旦炼成,施展起来无形无影,能于人毫无防备之下,一剑破之,实是一道杀伐大术。

再看守正院的那位方师妹,右手做剑指,引着一口二尺狭锋金剑上下翻飞。左手好似在演算天机易数一般,不住的变幻指诀,每一道指诀打出,便从她的兰花玉指间流出一片金光,在虚空中交织成一尺多长的玄奥符箓。

三人各亮出了架势,俞和既身居当中要冲之位,自然是要率先发招。他一推手中的破甲剑,平平一式仙人指路刺出,这虽是凡俗剑法中最粗浅的一招,但以元神御剑术施展出来,却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妙。

这挺剑一刺,自然依着“剑九法”的中“刺法”的要诀,更暗合了识海幻境中舞剑少年那近乎于道的势子。剑意是偷师于石虎巷小院中,章炎真人试剑俞和时所发的,那种以一剑穷究万千变化,“化繁入简”的剑道意境。而剑上的剑气,则是按照“太玄典”第二十八行所述的五行剑气秘法,取一道先天西方庚辛金炁贯入剑锋,凝在剑尖锋芒二寸处,能使寻常法剑锐如仙兵,可点破万物。

因此俞和这一剑刺出,虽看似平平无奇,可其剑势、剑意、剑气三者,无一不是上上的法门,鉴锋真人与宗华真人看得真切,齐赞了一声:“好剑法!”

两位真人一同修习剑术数百年,心中早有灵犀。脚底各自一错步,同时运剑刺出。

鉴锋真人剑演浩瀚天云,其剑势渺渺冥冥。而宗华真人剑演大地苍莽,其剑势浑厚凝沉。两口剑一乾一坤,分作两仪之相,飞出两道浩然剑光如天地磨盘一碾,任俞和一剑中暗藏千变万化,只以乾坤大力悍然破之。

不过鉴锋真人与宗华真人剑势既起,俞和自然就运起了读剑之术,双目灼灼放光,把两位真人的挥剑路数尽都看在眼里。两仪剑阵中,乾坤yīn阳坎离互生互补,但也并不是全无破绽,加上俞和在那石碑上的“太玄典”中,读过罗霄两仪剑的真义,当下深吸口气,双掌一翻,三剑齐出。

赤鸢剑举火烧天,迎向鉴锋真人的乾剑,白莲剑势大力沉,镇压宗华真人的坤剑,破甲剑依旧是当胸一刺而出。

金铁之声大作,俞和只觉得反震回来的力道好似三道惊涛,沿着双臂逆行而上,直拍在胸口处。幸好二位真人本就是考较剑术,力道运使的柔和,不然道行境界还得太远,单这反震之力,就能将俞和震得五脏破裂。

俞和只觉得脚下站不住,身子后倾,踉跄着倒退了两步,才勉强卸去了传过来的庞然巨力。夏侯沧身形闪动,抢上半步,右手一点,斜刺里飞出一道无形剑炁,拦住了两位真人的法剑。

方家怡身子飘飘如仙,浑似一片柳絮般,浮起三尺。素手挥动,将一道符箓拍入那口二尺长的金sè法剑,法剑化作一团淡淡的金芒,朝宗华真人的shè去。

两位真人嘴角含笑,各把一口长剑展开,彼此剑势相辅相成,幻现出十丈方圆的一道太极两仪剑轮。两仪剑气一搅,那夏侯沧的太玄无形剑炁便无功而返,方家怡的金剑也打着旋儿抛飞了出去。

俞和略一调息,三口飞剑齐鸣,各出奇招,再入战团。夏侯沧两手指指点点,太玄无形剑炁分化出七七四十九道,结成大天罡无形剑炁阵,对两人真人的太极剑轮来回倾轧。方家怡却不上前,退在俞和与夏侯沧身后一丈远,一会儿飞出一剑,一会儿打出一道符箓,她看起来倒成了这场斗剑的陪衬角sè。

鉴锋掌门与宗华真人,即是存心试试十九代弟子的剑术道行,那便未出杀招,只是仗着一道可攻可守的太极两仪剑轮,朝三人一步一步的逼迫过来。

台上的门中宿老和台下的弟子们,尽都屏息凝神,看着这一场jīng彩的门中两代大比剑,每个人都暗暗为夏侯沧、俞和与方家怡三人捏了一把汗。虽然明知他们定然是斗不过两位真人,但却全盼着这斗剑能多演上几十招才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