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部分 (第1/4页)

他道:“这是自然。不过今日天色已晚,不如咱么明日再起程吧?”

白岳峰和马玉成自是赞同,便留下沈闲一行人。

众帮派弟子也当散去,各驻其职,而白岳峰和马玉成领着沈闲等人上了南山,众人就在山上营地里暂歇一夜。

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巨雷国国都——天霄城中,洪吉那张不怎么英俊、反而有几分丑恶的面容正对着皇室寝宫的窗外,而他眼神飘忽,不知在观察什么。

直到这寝宫里突然出现一道黑影,洪吉才悠悠回身。

“主人……渤州之事……”

“我已经知道了。”洪吉说道,“你是在疑惑,为何明知挑拨他们不会成功,可我还是要行此一着?”

“主人智慧,小人远不能及!”

洪吉笑道:“你回来,想必已经通知过‘那边’了吧?如此你也该猜到,我这么做无非只是拖延时间罢了……”

说着,洪吉又转向窗外,眼神再次飘忽起来,也不知是不是在自言自语,却是说道:“为了少些变数,能阻他一时算一时吧!”

第357章 乌王之行(四)

翌日大早,沈闲等人便收拾行装。

白岳峰、马玉成二人带上随行而来的两帮弟兄,跟着沈闲南下靖吴国。

何未芷等人不便远行,且此时已然了了两帮同天罡门的误会,她的要务也就完成,也无需再南下云国。只是为了礼节,又不得不让人随行,故而何未芷就让年纪最小、阅历最少的武元跟沈闲到云国去见识一番。

沈闲自打听到武元的名字,便觉熟悉,一直未曾想起究竟在何处听过。

直到众人起行南下,聊起这个话题,武元才说道:“听师姐说,沈大哥曾在出道前去拜访过天罡门,且中途遇巧,恰我门中一位柳姓师姐被贼人掳走,当时便有门中长老误将沈大哥当作贼人同行,擒上‘天星宫’受审。现在想来,若不是因为沈大哥,门中那十二位师父也不会知道原副掌门柳相如竟有那么一段黑历史……”

沈闲知道武元性情耿直、不善言语,所以并未在意他说话中不恰当的地方。

但听他提到“那件事”,沈闲才回忆起一个细节,早在他上天罡山,初遇柳忆桃时,天罡门正在招收新弟子,而他映像中柳忆桃曾问过一个小孩儿名字。

此时想起,当时那个小孩儿便自称“武元”!

“没想到世界这般小,当初一个新入派的弟子,我也是无意中听到他自报姓名,可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十二小天罡’之一,成了天罡门新兴精英,还真是奇妙!”沈闲自在心头一番感叹,嘴上却问:“你可知如今那柳相如……原副掌门如何了?”

武元恭恭敬敬地说道:“他对十二位师父讲明前因后果,自觉罪孽深重,不得再接手副掌门之位,领过门中责罚,又自废了双手,留下一封罪书,便携妻子远走隐居了。”

说到此处,沈闲不觉想起那些沧桑的往事,一面感叹,又一面牵挂起归无一来,却是心说:“不知道忆桃和舅舅过得怎么样?还有没有这世俗纷争的烦恼呢?乱世求隐,恐怕难以独善其身,若是能创造太平盛世,想必他们也能过得快乐幸福吧?”

想到这里,沈闲一时又燃起斗志,便又加快速度,朝富州而去。

繁文从简,不写沈闲等人一路经历几天几夜,却说一行人先进了靖吴国吴州地界。

此时靖吴国内尚在内乱,岳家人在家主岳无浊的带领下公开投诚云国,当下正在吴州与靖吴国正规军交战。

为避免无端战事,沈闲等人绕过军事要地,前往他风云会所在的风州,然后换乘江船一路南下过四州关,便进得福临城——望天帮总舵,也是如今新生势力,云国的国都!

“皇城”内部,少帅府大殿,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郎,身穿黑云锁子甲,头戴英冠,脚踩云龙登天靴,看起来相当精神又朝气勃发。

只是若到近处细瞧,便会发现他正露出一脸的无聊,而他身前案桌上叠放着半人高的奏章,还有一摞起了灰的书籍,看样子应是很久都没碰过。

普天之下,能够露出这般百无聊赖神色的,恐怕就只有“郑泰”了!

韩子琦作为军师,如今又是云国的国相,本该是日理万机,鲜有时间出现在少帅府的。

但他同时也是辅佐郑泰的关键,实则兼具“帝师”之职,故而一边处理要务,一边教导郑泰,也算是两不耽误。

只是郑泰毕竟是个小孩儿,哪里静坐得久?特别又是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