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部分 (第1/4页)

,算上那些灵兽妖兽也不过亿万之数,仅仅在这么小的范围内践行你的统治理念,能证大罗已是不易,想要更进一步,难比登天。”

真王问道:“既然如此,孩儿应该怎么办?”

元始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却是问了另一个问题:“每一位帝王大道的修士都有自己的统治理念,其他的帝王大道是什么理念,你的理念又是什么?”

真王一愣,父神兼修世间所有大道,又怎会不知自己的帝王大道的理念,不过真王还是答道:“当今天下,帝王大道有六,父神的元始帝王大道治天下以势,擅因势利导,以势压人;帝俊的帝王无情大道治天下以法,讲的是法无贵贱,刑无等级;后土的皇天帝王大道重的是术: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帝王应该有赏罚莫测而切中事实的妙算;三位玉帝之下,祖龙的真龙天子道治世以情,谓之法理不外人情;前不久,妖族太一亦证出了帝王真理大道,其道求的是礼,礼者,理也,尊卑有别,上下有序;至于孩儿的帝王大道乃是圣王大道,理念是德,追求的是以德服人而治天下。”

元始点头道:“吾儿不错,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能知各同道之妙,未来成就不在为父之下。”

“父神谬赞了,孩儿如何能与父神相比。”真王道。

“吾儿不必谦虚,吾之元始圣道,本质是一元初始,由一而始,不断发展,若是尔等后辈不能超越吾,那吾之圣道也就没有意义了。”元始道:“不过你光知道各条帝王大道的长处还不行,还必须要知道各自的短处,这样才能引以为戒,走得更远。”

“还请父神示下。”真王道。

“世间大道,除了你叔父灵宝天尊的生克衍化圣道外,皆有不足,即使天道亦有一线生机的缺憾,帝王大道亦然。”元始道:“吾之元始帝王大道,以大势而治天下,可是势来如山,势去如潮,所以神妖战争,吾见大势已去,故而退位让贤。”

说完自己,元始又点评他人:“帝俊的法无贵贱,刑无等级,洪荒大治,其执政期间,仅有两位大罗陨落,可谓天下升平,未来的执政者再想达到这个程度,怕是难了。可是帝俊之法太严苛,正应其大道的无情二字,可世间生灵与土石的区别在哪?就在于生灵有情,帝俊之道违背生灵本性,反噬之下,帝俊未来必受其殃。”

说完帝俊,元始又说后土:“后土之道治之以术,术讲究的是权谋,当日竞选玉帝,黄龙与其相争,后土便以烛九阴想胁,逼得黄龙退让;第一次人妖战争,黄龙为人族求情,后土为达目的,以天堂之乱调走龙族;饕餮等三圣伐天,后土先是示敌以弱,然后以绝对优势斩杀叛逆,如是等等,后土最终树立无上权威,得以以弱势巫族掌控天下,术之奥妙,可见一斑,但是后土以术树威,玩弄妖族于股掌之间,待其退位,巫族失了大义名分,必受反噬。”

“那么其他人呢?”真王问道。

“祖龙之道重情,与帝俊之道相反,这就犹如洪水泛滥,帝俊之道在于堵,祖龙之道在于疏,堵不如疏,若是祖龙成为玉帝,其成就必在帝俊之上,却是可惜了。”元始道:“不过洪水既不能只靠堵,也不能只靠疏,必须堵疏结合,方能全治,祖龙重情,最后也因与祖凤性情不和而引发龙凤劫,最后自己也落得自尽而亡。”

真王叹息不已,他和祖龙从小一起长大,情如兄弟,祖龙之死,岂能不伤心难过。

“至于太一,他尚未登临帝位,不过礼之所重,在于上下尊卑,长久以往,必然会激化上下阶层的矛盾,亦是大祸。”元始道:“这些帝王大道,皆有不足,吾儿可有所悟?”

真王思索良久道:“统治之道,在于上下相同,上位者能肩挑重任,下位者能奋勇上进,而帝王乃是最上位之人,一人若久居帝位,必会导致上下通道的堵塞,当底下人进无可进时,就会引发反噬,所以父神才会定下玉帝进亚圣则退位的天条。”

“不错,不错,吾儿之智,不负吾望。”元始笑道:“不过帝王之道重在践行,你竟然已经知道了这个道理,那就要践行一番才是。”

“父神,孩儿应该如何做?”真王问道。

“你伯父转生人族,欲借人族气运证道成圣,这人族非同一般,潜力非凡,吾儿若想在帝王大道上更进一步,可以向你伯父学习。”

“孩儿明白。”真王道。

三年后,人族一普通的张姓人家生下一男婴,男婴出生时,有仙鹤盘旋飞舞于屋上。张姓家长为孩儿取名张友仁,小名百忍,字自然。

第485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