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部分 (第1/4页)

而黄帝若建立部落,以部落的名义开战,炎帝也可以以自己嫡系的炎帝部落应战,那么这一战就变成十二大世家中,姜姬两家的分支之间的战争,最后无论谁赢谁输,十二大世家的血脉不会断绝。

炎帝和黄帝争的是人族领袖的地位和气运,只有人族强大,他们才会更强大,所以即使开战,也会提前做好善后的工作。

第二,万一黄帝战败,也不会拖累“姬”这个姓氏,

黄帝从师尊广成子那里知道,姬氏之所以会被尊为人族第一世家,不是因为姬氏建立了人族第一个大一统皇朝周朝,而是因为建立周朝的这个人叫姬宫泩。

人族十一大世家只以为姬宫泩拥有灭杀准圣的实力,而且还活着,所以才会奉姬氏为第一世家。

可是黄帝知道的更多,广成子告诉他,姬宫泩乃是太上圣人的分身。

黄帝若是以姬氏族长的名义开战,那他就要代表太上圣人的尊严,若是胜了还好,败了的话,丢的是圣人的面皮,这个因果可就太大了。帝王大道的修士不怕失败,元始帝王大道讲究失败乃成功之母,知耻而后勇,但是黄帝代表姬姓失败的话,足以压得他永世不得翻身。

第三,黄帝也不愿沾“姬”姓的光。

“姬”姓既然代表太上圣人的颜面,即使太上圣人不插手,因果圣道作用之下,黄帝也能借到圣人气运,未战已赢三分。

黄帝不愿意做这种占人便宜的事,这是对对手的不公平,黄帝更不愿意因此而失去一次砥砺自身的机会。

在黄帝部落建立起来以后,整个黄帝部落开始做战前的动员,大量的凡人被送到姬水流域腹心地带,大量的修士被调往边疆。

两千年后,炎黄两大部落的战争终于正式爆发。

这是一场波及修士与凡人两个层级的战争,炎帝部落百万凡人大军,十万修士大军组成的先锋杀入姬水流域,而黄帝部落亦派出了等量的凡人军队和八万修士,在黄帝之女魃的指挥下迎战。

魃是黄帝晋升真仙以后生下的女儿,部落三公(三大天仙)之一,也是黄帝诸多子女中唯一一位证就天仙的。

人族亦重血脉,修士道行越高,子嗣的血脉天赋也就越强。尤其是到了化境以后,修士开始接触大道、法则,身体已经蕴含大道或法则之力,若能生下子嗣,有很大几率是有特殊仙根的先天道体,若是资源、教育跟得上,未来成就往往能超过父母。

黄帝晋升真仙之后,作为姬氏一族血脉最强者,按照人族规矩,黄帝开始广纳妃子,一共生下子女二十五人,其中特殊灵根的先天道体者有十四人,各个都曾修炼到化境,被黄帝特许建立属于自己的氏族。

故后世人族史书有载: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巳、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二人为姬,二人为已,故十二姓。

黄帝二十五子女中唯有魃证就真仙,而且还是天仙,正因如此,黄帝最为看重魃,将炎黄部落首战的指挥重任交与她。

魃不负父望,指挥八万修士大军,接连击败兵力占优的炎帝大军,并以一己之力击退炎帝部落三位真仙联手。

炎帝部落见局势不妙,又调集二十万修士增援。

面对绝对优势的敌军,魃率领部队后撤,炎帝部落大军紧追不舍,却没有想到被魃引入包围圈。

原来黄帝早已布下了口袋阵,在姬水支流若水,由部落另外两名天仙指挥了十五万修士大军布下法阵,已经严阵以待。

此一战,炎帝部落三十万修士大军被全歼,唯有十余位天仙身免。

炎黄部落之战,在若水一役之后,战略攻守转换。

说起来,黄帝部落另外两位天仙亦是后世人族赫赫有名的帝王,一位叫颛顼,一位叫窖。

在黄帝诸多妃子中,有一位妃子嫘祖,修炼到了化境,成为黄帝正妃,生有二子,长子玄嚣,次子昌意。昌意生一子名曰颛顼,渡六次天劫证真仙,成就天仙之体,现任黄帝部落三公之一;玄嚣生子蟜极,蟜极生一子叫窖,亦是六劫天仙,部落三公之一。

这二位天仙,一是黄帝之孙,一是黄帝曾孙,都是黄帝看重的后辈。

黄帝自感自己教育子女的能力不足,所以把自己的十几个资质出众的孙辈全都送到广成子跟前,请师尊代为教导。

广成子经过一番考验,只有颛顼和窖通过考验,被广成子留为记名弟子,并和黄帝一样赐名‘帝’字,帝颛顼和帝窖在广成子跟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