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部分 (第1/4页)

然有人族身份,人族进入天庭自然待遇优厚,妖族进入天庭能有什么好处。

女娲本不愿意,但是一见面元始就显露出中阶圣人的道行,给五圣来了个下马威,女娲虽然心有不甘,又能如何。

就在女娲生闷气的时候,她突然感应到什么,一缕神识降临洪荒,待查知音过后,不由得勃然大怒。

原来,女娲身为妖族仅存的始祖,又是圣人之尊,备受妖族尊崇,每一仙域都有女娲的庙宇,受群妖的香火供奉,女娲虽然不在意这些香火愿力,但是这好歹是小辈的一份心意,所以也就听之任之。

可就在女娲前往昆仑山议事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令女娲恼怒之事。

在东胜神洲,人族当今天子帝辛,又名纣王,率人族大军与妖族大战,取得胜利,又占下一个仙域。

这纣王不愧是商朝自成汤之后最优秀的天子,从小就显露非凡的天资和魄力,而且文武双全,成为众望所归的新一代天子。

纣王登基后不久便证道大罗金仙,权威日盛,他亲率人族大军与妖族大战,攻下一个仙域,并在该仙域的女娲庙举行祭天仪式。

祭天之后,纣王正看此宫殿宇齐整,楼阁丰隆,忽一阵狂风,卷起幔帐,现出女娲圣像,容貌端丽,瑞彩翩跹,国色天姿,婉然如生;真是蕊宫仙子临凡,月殿嫦娥下世。

纣王一见,神魂飘荡,陡起淫心。自思: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纵有六院三宫,并无有此艳色。

纣王道:“取文房四宝。”侍驾官忙取将来,献与纣王。天子深润紫毫,在行宫粉壁之上作诗一首: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纣王题下艳诗,吓坏了随行的文武官员,他们想要劝说纣王赶紧擦去此诗,免得获罪于圣人,可是纣王心高气傲,哪里会同意。

待纣王走后,其麾下官员赶紧命人抹去艳诗,可是为时已晚,女娲的神识已经降临,知道了事情缘由。

女娲怒火冲天,元始天尊仗势欺人也就罢了,现在居然连一个区区人族太乙金仙也敢如此羞辱她。

女娲的这一缕神识飞奔向纣王,要取了他性命。

女娲的神念以泰山压顶之势降临,就在这时,九道玄妙的气息升起,拦住了女娲的神念力量,这九道玄妙的气息正是人族镇族至宝九鼎。

九鼎虽然还没有达到灵宝阶级,但是身居莫大功德,乃是功德之宝,玄妙之处不在上等混元灵宝之下,他们感应到纣王的杀机,自生反应,阻拦女娲的神念。

女娲乃是圣人之尊,神念之威能岂是九鼎自发的感应所能阻挡,轻易便破去九鼎的力量,向纣王压去。

庆幸的是,女娲只是降下一缕神念,在冲破九鼎之力后,这神念力量已经微不足道。不过灭杀一位大罗还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纣王命不该绝,他身边还有两位嫡子:殷郊殷洪,两位王子皆是天资卓越,气运无双之辈,纣王父子三人气运相连,一同抵消了女娲降下神念的最后一丝力量。

女娲乃圣人之尊,面对一个道行低了若干境界的小辈,一次出手不能全功,也不好再次下杀手,否则会被其他圣人笑话。

女娲心中不悦,她倒是可以再等机会,可是商朝制度,天子只能由太乙境担任,一旦晋升大罗,九量劫内就得退位,若是等纣王退位再出手,怎消女娲心头怒火。女娲定要覆灭了商朝,才能消其被辱之恨。

女娲心中定计,唤身边随侍的彩云童儿自后宫中取了一蓝色葫芦出来。

这葫芦可不简单,乃是机缘大道所化的七个宝葫芦之一,代表天下无缘之缘。

女娲把无缘葫芦放在丹墀之下;揭起芦盖,用手一指。葫芦中有一道白光,其大如线,高四五丈有余。白光之上,悬出一首旛来,光分五彩,瑞映千条,名曰“招妖旛”。不一时,悲风飒飒,惨雾迷漫,阴云四合,风过数阵,妖族众大罗准圣俱到行宫听候法旨。

娘娘道:“如今元始天尊传下法旨,欲为天庭选拔任职神灵,洪荒不日将生大劫,尔等若想去天庭争一份功德的也就罢了,若不愿与神、人二族为奴的,回去告知各自族人,这一段时日警守山门,莫要涉入凡尘,免得被抓至天庭受苦。”

群妖得了法旨,各个心中盘算谋划。

女娲又吩咐彩云:“着各处妖魔且退;只留轩辕坟中三妖伺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