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部分 (第1/4页)

“我这个人想来说话算话。”他说,“这事我既然管了,就要管出个结果来。他们要是谈不出结果,那就全臭死在里面好了!”

他把话说到这份上,谁也没办法再劝。商人派和贵族派的这些个头目们也就死了心。可谈判哪里能够这么快出结果?两边早就已经到了刺刀上膛几乎要拼命的地步,许多问题实在是毫无缓和通融协商的余地,就算他们再怎么着急再怎么担心再怎么想要出去,也不肯让步。

贵族派的首领,两位侯爵之一,就曾经如此发话:“就算是我死在这会场里面,也别想要我退让半步!大不了大家同归于尽!”

相比之下,商人派的态度就缓和了一些。商人毕竟没有贵族那么固执,或者说,他们的性子要柔软一些,没办法学贵族们一样死撑到底。时间长了,他们就渐渐开始退让起来。

一旦开了头,事情就好办了。贵族们在大势上占了优,也不介意在别的方面稍稍让步一点,这谈判渐渐就走上了正规。

大议会会场里面发生的事情,自然瞒不过隋雄。看着商人们又一次退让,他心中冷笑,不由得想起了当年程教授的评论。

商人这个群体,其实是十分软弱的。虽然在利益面前,他们足够疯狂,可一旦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他们往往就退缩了。所以世界上那些能够完成基础建设,为将来兴旺发达奠定根基的国家,没有一个是被纯粹的商人完全控制的。

当时有同学不服,问:“既然商人软弱,那为什么世界局势发展到现在,却是商人淘汰了贵族呢?”

程教授哈哈大笑,说:“淘汰封建制度的不是商人,而是人民!商人软弱,这使得他们既容易向贵族屈服,也容易向人民让步。于是他们自然比贵族更得到人民的支持,最终将封建制度淘汰,有什么可奇怪的?”

“人民的力量要是这么强大,为什么我们生活中还有种种问题呢?”又有人问。

“混小子!你当进步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程教授笑着骂了一句,“也不知道需要多少人的努力,经过多少曲折,才能够推动一点点的进步。古猿用了几十万年才进化成人类,而封建制度被淘汰,到现在才百来年——很多地方甚至都还没淘汰。你就这么急着要实现大同社会么?现实不是讲故事,没有什么无限能量之类的黑科技出来,咱们这辈子都见不到大同社会……也许再过个几千年,才有可能吧。”

看着大议会会场里面的情形,想起当初程教授说过的这些话,隋雄心中一亮,若有所思。

光靠科技进步来推动社会进步,终究还是太过缓慢,自己是不是应该着力培养那些更加进步的力量,让他们比较快地成长起来,直到可以打败占据社会统治地位的贵族们,实现新的时代?

如果需要培养的话,该培养什么样的力量呢?

工人阶级?这世界还没有发展到全面的大生产,工人阶级数量不够多,就算想要唱“咱们工人有力量”,人不多,歌声也响亮不起来。

农民阶级?从他的印象看来,这世界上的农民比商人们还软弱,别说有口饭吃就不肯造反,就算没饭可吃,他们多半也只会逃难,没有揭竿而起的勇气。

商人阶级?就他们这熊样,隋雄对他们真的很没有信心。

想来想去,他始终想不出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只得暗暗摇头。

看来,终究还是社会发展的程度不够啊!

第七十四章

因为商人派的又一次退让妥协,谈判最终的结果对于商人们相对比较不利。

虽然税收方面被减轻了,但贵族领主却可以派人直接参与商会的管理。

用贵族派的说法,这叫监督权,他们身为领主,要确保能够监控自己领地上的每一个势力,不能有真正不受控制的力量存在。但谁都知道,这么一来,各个领地的商会差不多就完全落入了当地领主的控制之中。

别看他们平时能够安安稳稳地经营赚钱,但只要领主一翻脸,随时都能把他们给连锅端了,连逃都别想逃掉。

按说这样的结果,在隋雄看来是肯定不能接受的——天下哪有允许敌人带着刀子住进自家的?特么脑袋进了水吗!

但对商人们来说,只要税收得少一些,不影响他们赚钱,别的都可以让步。

归根究底,商人们最在乎的是钱,他们在乎的也只有钱。

当谈判结果出来之后,隋雄触手一挥,将那些已经臭到简直宛若腐烂一般的家伙们放了出来,自己就直接离开,回到了神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