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 (第1/4页)

在碧水村的一处偏僻角落,有一座新盖的木屋,木屋之中一片寂静,过了许久,才传来一声长长地叹息。

“亘古时期,到底发生了什么?人族又何去何从?”

李浩合上手中的图录,闭目喃喃。

那一日结丹之后,他便回到了这碧水村,村人看到他,并没有什么情绪变化,还是和以前一般模样,不过所有人都在讨论村外出现的五色彩云,在他们看来,这是天降祥瑞的征兆。

对于这一观点,李浩不置可否的态度,他当然不可能为大家解释这是他修为突破,结丹之时的异象。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最起码老村长就知道李浩的身份,而李浩回来之后,老村长很是意味深长的看着他,最终在李浩的愕然之下,将那本记述了人族发展的图录交给了李浩。

当时,老村长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对李浩说:“这图录原本就是修道者编录的,每一代的祭祀都只能记载,却不能观看,我虽然身为祭祀,但却只能看到前八页,第九页往后任凭努力,也无法翻开,所以,我将这图录借给你,不止你心中有疑惑,我心中也有,我希望有朝一日你看完所有之后,能够将人族发展繁衍的浩大史诗讲述给我,让他千秋万代的流传下去。”

于是,这图录现在就落在了李浩的手里。

可是,不管是老村长还是李浩,两人都想得太过简单了,李浩虽然能够打开着图录,但是也有着明显的限制,他只能翻开第十七页,第十八页无论如何也翻不开,他感觉到,似乎这东西有着修为的限制。

金丹中期,只能翻开十七爷,等他修为增加之后,才有可能继续下去。

这让李浩想到了第一次翻看的时候,他在第九页就感觉到了明显的沉重,虽然翻开了,但是却很是吃力,按照他以前的修为,恐怕翻开第十页就是底线了。

不过,饶是如此,李浩的收获也很大。

第九页到第十七页,讲述了人族的一个重要的转折,那便是教派的诞生。

第九页,是三个道人立在虚空,享受人族膜拜。

第十页,还是这三个道人,他们神圣而尊贵,每个人都带着几个人族走了。

第十一页,出现的是两个僧人,一个僧人面露凄苦之色,脚下踏着莲台;一个僧人面带笑容,手中持着一个七色竹杖。

第十二页,这两个僧人在这部落中停留下来,似乎是在诵读经文,脚下凡人匍匐一地,面露虔诚。

第十三页,两个僧人离去,带走了不少人族,有男有女,长相都是俊美。

第十四页,从天边飞来几个青衣道人,他们受到人族的热情招待,常驻在人族之中。

第十五页,十六页,乃至于十七页,讲述的都是这几个道人教化人族,发展农桑,外出捕猎的场面。

其乐融融。

但李浩却从中看出了蹊跷。

第九页到第十三页很容易理解,无非就是道教佛门传道,从这图画中就能看出来,唯独让李浩心中不安的则是这图画上的两僧三道给他的感觉,那种感觉就像是这不只是图画,而是真人,里面的人似乎有思想,长久的凝视这三个道人,会让李浩感觉到识海刺痛,长久的看着两个僧人,会给李浩一种超脱红尘,大慈大悲的错觉,甚至让他有一种皈依佛门的错觉。

这让李浩悚然惊醒,再也不敢细看。

不过他的心中却留下了一个种子,那就是以后定要去了解一下佛修,现在,他对于佛修这个毫不逊色剑修的体系很是有一种兴趣,更多的则是忌惮和说不出的恶感。

“这种感觉很难说,三个道人虽然让我识海刺痛,但是并不影响我的心境,而这两个僧人,虽然给人一种和善的感觉,但是无形之中却要影响我的心智,使我皈依……”

李浩心中想道,他对于这两个僧人有些不耻,两面三刀,口蜜腹剑的人没有谁会喜欢。

将图录珍而重之的放在剑令空间之中,李浩心中道。

“此物很重要,万万不能有失,记得北老说过,这天地诞生了不知多久,但是若要追溯来源,却只能追溯到百万年前,那个时代,被称之为太古,太古之前,却丝毫没有记载,很多人认为太古便是终点,但北老却不赞同,对于我来说,也是一样,就譬如这剑令,至今都没有人能够知道剑令的来历,若是太古时期,肯定会有蛛丝马迹,但若是更早……”

李浩叹息一口气,他今天想的有些多了,而且似乎很多东西都太过想当然,总结说来,都只是推测而已,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