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 (第1/4页)

飞火翻开下一页,只是扫了一眼蜀中的内容,直接就把书页合上了。

跟他想象的一样,这确实是些少年不宜观赏的内容,在扉页之后,竟然是无面门主自己手绘的《春宫图》一张,简直令人咂舌。

“这个无面门主,真是”飞火不禁感慨道:“虽然是个无耻之徒,但是居然还会书法和绘画!”

飞火无法想象那样的人会长成什么样,搞不好和传说中一样,是个面目可憎的狂徒也不一定。

他还是决定,暂且将那《无面摘花录》收起来,否则要是被人撞见,这一世英名,恐怕就要被这本奇书给毁掉了。

在那长江边上,秦淮河畔,是那淮南道升州的治所江宁县所在,史上曾为六朝古都。

亦是江南地区最富庶的地方之一,也是那当朝皇帝的次子,吴王姜会的领地,和那只有越王的领地只有一州之隔。

江宁县城古代的宫殿遗址,虽然被兵火焚毁,又经历了许久的岁月,几乎不复昔日之光彩。

但是被那吴王重新翻修,虽然不如那给那远在洛阳的都城之营建规模,但是和那隔江的龙城江都相比,也未落的许多下风,因为地理位置处于长江之咽喉,成为了长江边上重要的地区之一。

若说江都是人山人海,商去商来,多是一些富豪商贾多光顾之处。

在江宁,那秦淮河边,则是文人墨客聚集之所。

江都有着烟花柳巷一条巷,无论是青楼还是妓院,都是应有尽有,博得那些富豪之人,商贾贵客不知往返。

在江宁,在秦淮河边上,同样有着一条人称“珠巷”的风月之所,常有莺歌燕舞之声从河边传出。

出入之人,又多是白衣书生,纶巾儒士,自然就多了些文雅的气质。

“珠巷”之内的青楼,多在午时之后开始接客,直到次日的三更时分闭门。

所以那秦淮河边,多有“不夜城”的美誉,所以夜间游船从秦淮河过,也算是一种美景。

这天,在“珠巷”的巷子口上,还未到午后珠巷营业之时,一个玉冠的青年站在了巷子口。

他手持着一卷竹简所制的书笺,一身白衣,面上犹如粉黛微饰,眉如刀锋,目若流星,长得英俊非凡。

那青年额头上有一个白色的额带,在他的额头之上显得有些突兀,和整个面容有些不相匹配。

青年人理了一下额带,露出了额带之下的额头。

可惜的是,在那额头之上,竟然有一形状不规则的伤疤。

那个伤疤呈黑紫色,像是被某种不规则的兵器所伤,若不是被额头前的冠带遮住,恐怕要为这面容大大的减分。

青年人来到珠巷最著名的“望星楼”前,缓步停了下来。

和别处青楼的取名风格不同,珠巷的青楼,大多都是这样文雅的名字,若不是当地人或者有所了解,根本不会知道这是青楼。

两个五大三粗的护卫拦住了他,“公子,请午后再来吧,本店还没有到营业的时间呢!”

青年人笑了一下,然后说道:“我没说是来找姑娘的,你把你们的老鸨叫出来,我要找的就是她!”

两个护卫面面相觑,差点没笑出来,“公子,你这是当真?”

那摘星楼的老鸨也算有名,虽然看起来有近四十岁,但是还算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据说早年也算是江宁珠巷的头牌,不过头一次有要点老鸨的客人。

青年人毫不在意,继续说道:“没错,让你们老鸨出来见我!”

原本那老鸨就在楼下,听到外面嘈杂,赶紧走到大门边上,刚准备说些什么。

不过当她看到白衣青年之后,却愣了一下,然后失声说道:

“天天帝大人!”未完待续。

第186章 往事如烟(二更)

在望星楼的客房“玉虚宫”之中,白衣青年站在窗边,窗外是波澜不惊的秦淮河水。

望星楼的老鸨则站在他的身侧,显得有些局促,但是又有些喜悦之色溢于言表。

“您怎么会来到这里!”老鸨自然是认识这个“青年”的,也知道这个人曾经是天下间武林人士闻风丧胆的“无面门主”。

青年回头看着老鸨,莞尔一笑,时光仿佛回到了三十多年之前,面前这个老鸨,初认识他时,不过是个八岁的少女而已。

他轻声唤出了老鸨幼年时候的名字:“玉儿!”

名唤玉儿的中年妇人,听到这个熟悉而遥远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