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 (第1/4页)

现在他已经成了南王,兼领金宋两国王,更是五位大可汗之一,木华黎自然不会再阻拦他,早就率领大军退回了自己的领地,把原本占据的南宋和金国之间的土地,也转交给了虞文辉,让他的实力再度膨胀。

窝阔台已经顾不上南宋和虞文辉,全力征兵备战,聚拢各部落的战士,拖雷的军队更是被一分为二,被唆鲁禾帖尼带走的大军再无威胁,另外一般也算是到了他手底下,受他辖制。

所以,虞文辉和大宋之间,再无任何阻碍,一马平川!

虞文辉休整了数月之后,就决定远征南宋,完成这一次的任务。

历史上,蒙古攻打南宋,战斗打的惨烈无比,虽然这只是一个副本,虞文辉仍旧不想杀戮太多,毕竟他也算是汉人,屠杀同胞可不是什么功绩。

所以他大兵起动,放弃了蒙古铁骑其疾如风,侵略如火的优势,反而让轩辕营当先,步步为营,不断的掳掠人口。

此时金国连年征战,大片土地荒芜,占据最多土地的金国贵族不是死于乱军之中,就是被夺了财富土地,贬为了平民,虞文辉手中有大片的土地可以赏赐。被掳掠来的人口,由官府免费授予土地,分为十年田,二十年田,五十年田,七十年田和百年田。只要时限未至,便可传授子孙,自由买卖。得田者要按照官府定价,在秋收时,按每一亩售百斤粮食给官府,其余多产的粮食尽归农户。若是连续三年所产粮食不足百斤,官府便能收回田地,另外转授他人。

如此政策,果然吸引的大宋之民,源源不绝前来投奔,开始虞文辉还要以兵马掳掠,到了后来,这些农户越境而来,主动投靠,根本不用任何强迫手段。

普通农户本来不能长途跋涉,但是虞文辉手下有无数武林人士,他们潜入中原,扯起义旗,转运人口,把大宋子民不断转运出境。毕竟虞文辉毕竟是名将之后,又是灭金的大英雄,大宋子民苦金国久矣,故而声望之隆,远胜南宋朝廷,做这等人口转运的勾当,反而颇有仁义之美誉。

这些武林人士从不以投靠虞文辉为耻,反以为荣!

第一百五十二章 伐宋(二)

虞文辉大兵压境,南宋朝廷顿时慌乱起来,此时南宋忠贞之士不少,也颇有名将,比如孟珙,张世杰,余玠,张钰等人,都曾在历史上有打败蒙人的记录。

甚至南宋因为多年战乱,兵力也颇充裕,至少能拉出数十万大军,纯以军力而言,还在金国之上。

但宋理宗赵昀却是一个难得昏聩的皇帝,甚至在昏君的技能点上,点出了强爷胜祖的记录。在朝廷上,文臣武将反复争论,居然否决了出兵抵抗的建议,采纳了一个极馊吧的主意。

有人提议,虞文辉乃是吴阶之后,必然忠勇朝廷,不如派人去劝降此人,待得此人投降之后,解去兵权,放他去养老,自然大患尽去。

这个提议虽然被诸多文臣武将反对,但却得了宋理宗赵昀和贾似道为首的佞臣的认可,这些君臣在这些不着调的事儿上,颇有效率,不过数日就派出一支使节团,直奔虞文辉的大军。

这支使节团让一位皇亲担任使臣,副使也是有名望的大臣,规格颇高,洋洋洒洒的到了虞文辉的大营。

几个使臣商议过后,为了震慑虞文辉,到了他大营,就高声宣布:“吴某某接旨!”然后做出云淡风轻,一派历史名臣的架势,等虞文辉倒头便拜拜,从而成就他们史书上的无上威风。

也别说,若是他们真能靠一张圣旨,就吞了大金国旧土,收了数十万大军,逆转南宋国运,他们还真够资格上史书,甚至够资格上课本了,肯定是后世历史课必考的重点。

但是……特么谁会这么蠢啊?

虞文辉当时真的被震撼了一下,难得见到这么多傻XX,他心头油然而生处一股:一群傻X站到一块,真特么是何其壮观……的感觉来。

他当时还不知道,这一道圣旨还附有极厉害的后手,不但夺取他兵权,要把他弄去做一个富家翁养老。实际上,大宋君臣都觉得此人还是得杀了,不然睡不安稳,只是这种事儿,只是私底下勾兑,没人会公开说而已。

虞文辉作为成吉思汗的女婿,大蒙古的南王,兼领金宋两国王,库里勒台大会定下的五位大可汗之一,论地位足以与此时在位的宋理宗赵昀平起平坐。他就一个想法,南宋的朝廷君臣上下是脑子里头进了什么水?跑过来他的大营之中让他接旨?

一名副使见虞文辉还有犹豫,忽然站了出来,厉声喝道:“吴某某,你难道忘了父祖吗?你们吴家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