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部分 (第1/4页)

这让云中子心思活络了起来,他期待着三国的出现,想要一见那些豪杰,那些历史书中经常出现的传奇人物,想要看看他们是否真如书中所描述的那般。

在经历过封神之后,云中子对历史便已经不再像以往那般痴迷,因为他明白一点:成王败寇,历史,是属于称王的一方。

当然,对那些历史上颇为有名的人物,他还是比较欣赏的。

天下局势不稳。战火开始扩撒,波及整个赵国,天下开始分割。

这期间。云中子要么上八景宫,要么去金鳌岛,或者如无为派,亦或是在紫薇宫,但他多数时间还是留在了五行岛,看着人间界的演变。

当数十年后,一个名为唐的国家悄然崛起的时候。五行岛的云中子突然面现悲容,满是遗憾的仰天长叹一声。

这数十年,云中子没有闭关。一直期望三国的出现,可结果让他失望了,唐这个国家出现,也意味着唐朝的来临。三国自然不可能再出现。这让云中子一阵悲愤。

“三国啊……唉,终是消失了,这样一段历史泯灭,真是可惜啊!”

云中子盘坐在五行岛边缘的一块沙滩上,遥望人间界,发出叹息声,不论他再如何期望,三国还是消失了。这让云中子心中很不好受。

“唉!”

云中子坐在沙滩上,一脸的伤悲之色。他望着人间界,很长时间都没有动一下,便是五行岛其他人前来叫他,他仿佛也未曾听见,一直坐着,很久,很久……

……

时间过得很快,数十年眨眼即逝。

人间界,唐国的悄然崛起,大出其它大势力的意料,这个国家不仅军事力量强大无匹,各个战将也是孔武有力,有勇有谋。

与唐国相比,其它国家就显得相形见拙了,它们完全没有多少实力去争夺天下。

并且,在天下纷乱之际,唐国皇帝表现出的大气魄,大决策等等,让天下敬服,而那些原本隐藏在民间的有德之士也开始出世,加入唐国,力助唐国统一天下。

唐国的实力一天比一天强大,压过天下其它各个势力,最后,唐国摧枯拉朽般扫荡了其它势力,一路碾压而过,最终登顶天下,统一了人间界。

唐国统一人间界,天下战火熄灭,人间开始进入鼎盛之时……

……

“人间界繁荣,到了我佛教传经之时了!”

西方灵山,大雄宝殿内,释迦牟尼召集起所有佛教弟子,开始着手西游一事。

所有佛教弟子闻言,面上都是一片虔诚之色,齐诵阿弥陀佛。

释迦牟尼叫道,“南海观世音菩萨!”

“弟子在!”观音菩萨上前,恭敬行礼。

释迦牟尼取出“锦澜袈裟”一领,“九环锡杖”一根赐与观音菩萨,并言道,“你即刻启程,前往东土,寻一取经人,教他苦历千山,远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他众生。”

观音菩萨道,“阿弥陀佛!”

“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许在霄汉中行,须是要半云半雾;目过山水,谨记程途远近之数,叮咛那取经人。”

释迦牟尼接着又拿出三个紧箍儿,道,“此行传经颇为不易,我这有三个紧箍儿,你传给那取经人,为他安排几个徒儿,若是不听管教,便将这紧箍儿套其头上,如此可行!”

观音菩萨接过袈裟、锡杖以及紧箍儿,道,“弟子定不负所托!”

“去吧!”

……

观音菩萨带着惠岸前往东土,路过千山万水,仔细演算取经的路途,不敢怠慢,期间,她在流沙河遇见了沙和尚,在福陵山遇到了猪刚鬣,观音菩萨劝化这两人,劝其保取经人前往西天取经。

而后又在盘蛇山遇到了小白龙,观音菩萨将其救下,同样让其保取经人取经。

之后,观音菩萨与惠岸来到了五指山。

五指山下,孙悟空被释迦牟尼已经镇压在此五百年,这五百年来,孙悟空饱经风雨。

瑟瑟秋风中,遥想方寸山自由自在,烈烈夏日下,回想水帘洞四季如春。

这五百年,孙悟空尝遍了各种苦楚,内心的酸涩,恐怕除了云中子等几个被封印过的人,无人能懂。

这一日,孙悟空突然见到空中瑞彩霞光四射,立即打眼四瞧,嘿嘿笑道,“唧唧,观世音菩萨怎的有空前来看望老孙?”

“你这猴子,五百年了,还是这副德性!”

观音菩萨面现苦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