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1/4页)

“大掌柜我可不敢想,要是能坐上那个分号的掌柜我这辈子就知足了。”文锦笑道。

酒菜很快上齐,“来吴大侠我敬你一杯,当年要不是你,可真不知道事情会变成什么样子,这次吴大侠可一定要跟我一起回文家庄看看,老爷几次对我提起吴大侠,说是你当年走的匆忙,没来得及好好谢谢你。”文锦端起酒杯道。

“酒不错!”萧紫阳干了酒杯,“我正要去上元城,顺路去看看文员外,不知文锦你是去南边山区收皮货,还是要返回。”

“那可真巧,我正准备返回上元,不如吴大侠与我们结伴吧,吴大侠武功高强,有你在我的心里就踏实了。”文锦喜出望外。

文锦又转头向两位镖头介绍道:“吴大侠当年将一把72斤重的乌钢厚背刀使得虎虎生风,将我们武都头震的佩服之极。”

郑镖头听听到文锦说萧紫阳背后那柄不起眼的长刀竟然有七十二斤重,不禁惊骇的望着萧紫阳。

而马镖头则是微微一笑,满脸都是不信之色。

文锦问起萧紫阳近两年的经历。萧紫阳胡诌了一番。酒足饭饱之后,两人约定明早一起出发,便各自回房休息。

第二天一早,萧紫阳与文锦三人一起用过早餐。客栈的门口,文家车队已经准备好,可以随时出发。

车队规模不大,一共五辆大车,每辆大车一个车夫,一个伙计。镖局除了派出两个镖师外,还派了五个趟子手。其实,像这样规模的车队一般只需雇一个镖师便足够了。但是郑镖头是新人,这次来是跟着马镖头熟悉道路,只收一个趟子手的钱。文家商号对这样的好事自然欣然答应。

在车队李头的指挥下车队缓缓启动。

“合吾!”“合吾!”在趟子手们中气十足的吆喝声中,镖旗招展的车队一路向北行去。

在路上打尖休息时,郑镖头在马镖头的怂恿下向萧紫阳提出切磋,萧紫阳自然没兴趣和他这种与苍山寨中山贼小头目一个档次的镖师比武,随口拒绝了他。

这让马镖头更加认定,要么是文锦在替他吹嘘,要么这位吴大侠根本就是个骗子。

萧紫阳自然看出他的心思,懒得理会。

十多天后车队进入了上岭山脉,镖师和趟子手们明显紧张起来。

楚州地处平原,除了南部群山外,境内大山不多。这上岭山脉便是荆南平原上最大的一座山脉。它将荆南平原一分为二,是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此山脉山势大都不高,却树多林密,常有绿林好汉在山中商道上打劫财货。

文家商队走南闯北,自然知道这上岭山脉中暗藏杀机;大家都默默的加快了步伐。

萧紫阳骑着枣红马慢悠悠的跟在商队后面,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山路,车队,镖客,还有趟子手那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吆喝声,让他恍若进入了梦境。

车队连续经过数个常有山贼劫道的关口,都平安无事,眼看山路过半,镖师们的神情都渐渐放松下来。

第七十四章:诡异山贼(上)

此时正值初秋,秋老虎肆虐,闷热的天气让车把式们都有些精神不振。马镖头在车队中前后巡视,口中为大家打着气,“大家打起精神,过了前边山口,在走个七八里路,就是五里坪了,到了五里坪就能歇上半个时辰。”

马镖头的吆喝让大家精神一震,车队的速度立即快了一分。

五里坪是群山中间的一块草甸子,方圆约摸五里左右,因而得名。一条小溪穿过草甸,在中部聚集了一口五丈方圆的水潭,水潭边几颗三人难围的大树,洒下大片的树阴。

在文锦和李头的指挥下,车队停在了最大的一颗核桃树下,毒辣的曰头下赶了半天路,终于可以歇口气,趟子手们一屁股坐在树阴下,懒的再也不想动弹。

有些年轻的趟子手则来到水潭边,将头探入谭中喝了个痛快,罢了,豁开衣服,用布巾蘸着溪水,在身上擦抹,口中发出舒爽的声音。

李头赶起几个车夫给马儿们扯些草料,一边对几个贪凉的年轻人说道:“大汗淋漓时最忌冷水相激,你们现在年轻不觉得什么,等你们上了年纪就知道厉害了。”

年轻人只管贪图凉快,将他的话当做了耳旁风。他摇了摇头,也懒得再劝。

萧紫阳远远的靠坐在另一颗核桃树下,口中叼着一根青草,看着远方的蓝天白云,不知在想着什么。

此时正是正午时分,在高温的熏烤下,镖客和车夫们,有的靠坐在大车上,有的四仰八叉的躺在草地上,已经进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