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部分 (第1/4页)

凌牧云当年看原著在读到段誉误将李秋水的玉像当做真人之时曾经觉得很不可思议,一尊玉像就算雕琢的再好,又怎么可能看起来和真人一样?可现在他看到了这尊玉像,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做真正的栩栩如生。怪不得无崖子后来会看玉像神似李秋水的妹妹,因此而冷落了李秋水呢,这玉像雕琢得不仅具其形,而且具其神,实在是巧夺天工。

凌牧云仔细看那玉像,只觉无崖子的手段实在是高明到了极处,也不知是运用了什么原理,那双黑宝石的眸子便似活过来一般,凌牧云侧过身子看那玉像,那玉像的眼光竟似也跟着转了过来,他又侧头向右,玉像的眼光似乎也对着他移动。不论凌牧云站在那一边,玉像的眼光始终向着他,光华在那双仿佛真人一般的美眸上闪动流转,眼光中的神色更是难以捉摸,似喜似爱,似是情意深挚,又似黯然神伤。

仔细打量玉像,凌牧云发现玉像头上的头发竟是真的人发,云鬓如雾,松松挽着一髻,鬓边插着一支玉钏,上面镶着两粒小指头般大的明珠,莹然生光。又见壁上也是镶满了明珠钻石,宝光交相辉映,西边壁上镶着六块大水晶,水晶外绿水隐隐,映得石室中比第一间石室明亮了数倍。

想到原著中李秋水所留的北冥神功,凌牧云心中一动,蹲下身来,果然见玉像前有两个蒲团,靠近他脚下的乃是一个较大的蒲团,似是供人跪拜着膝之用,玉像足前另有一较小蒲团,想是让人磕头用的。又见玉像双脚的鞋子内侧似乎绣得有字。凌牧云低头凝神细望,只见右足鞋上绣的是“磕首千遍,供我驱策”八字,左足鞋上绣的是“遵行我命,百死无悔”八个字。

这十六个字比蝇头还小,鞋子是湖绿色,十六个字以葱绿细丝绣成,只比底色略深,石室中光影朦胧,一般来说若非磕下头去,又再凝神细看,决计不会见到。凌牧云如果不是熟知原著,刻意关注,恐怕也发现不了。

凌牧云身为穿越众,自然不会和原来历史上的段誉一般去做那叩首千遍的傻事,直接将那玉像足前的较小蒲团拿起来,只见小蒲团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蒲草,用手捏了一下,里面果然藏有东西。

凌牧云当即从怀中取出一柄短刃,将蒲团翻转过来,在蒲团的底部轻轻一划,露出里面的一个绸包来。

凌牧云将绸包取出来仔细打量,只见这绸包一尺来长,白绸上写着几行细字:“汝既磕首千遍,自当供我驱策,终身无悔。此卷为我逍遥派武功精要,每曰卯午酉三时,务须用心修习一次……神功既成,可至琅嬛福地遍阅诸般典籍,天下各门派武功家数尽集于斯……学成下山,为我杀尽逍遥派弟子,有一遗漏,我将于天上地下耿耿长恨也。”

看到这里,凌牧云知道这里面应该就是逍遥派三大镇派神功之一的北冥神功了。

在欢喜之余,凌牧云也不禁感慨李秋水的心机,她将北冥神功藏在小蒲团里,又将诱导的字迹绣在玉像鞋子的内侧,若不向她叩头根本就看不到,而如果不依照她的指令叩头千遍也不可能将蒲团的蒲草磕破,也就会发现其中绸包,就更不会发现其中藏着的北冥神功。

而既然肯向她磕头,并愿意叩首千遍,自然是对她极为仰慕崇敬之人,得到了北冥神功之后多半也会遵从她的吩咐去杀逍遥派弟子。

这李秋水算计的不可谓不精,只可惜遇到了凌牧云这么一个预知历史的穿越众,一切心机手段都落了空,白白便宜了凌牧云。

凌牧云打开绸包,里面是个卷成一卷的帛卷。展开一看,是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字,在第一行果然写着“北冥神功”四个稍大一些的字,字迹娟秀而有力,便与绸包外所书的笔致相同。在这北冥神功四字之下,则是记述了这北冥神功的名称来由,乃是源自道家圣贤庄子所著的“逍遥游”篇。

看过了卷首之语,凌牧云慢慢展开帛卷,但见帛卷上赫然出现一个横卧的裸女画像,全身一丝不挂,身上画有运功线路,玉体横陈,秋毫毕现,面貌竟与玉像一般无异。只是画中裸女嫣然微笑,眉梢眼角,唇边颊上,尽是妖媚,比之那玉像的庄严宝相,容貌虽似,神情却是大异,当真是妙笔生花,栩栩如生!

凌牧云不禁暗自感慨李秋水的画工之妙,竟然将她自己的裸身之像勾勒的如此惟妙惟肖,神韵内藏,便是凌牧云这个在后世受到过无数大片洗礼之人,乍见李秋水所画的这不是春宫胜似春宫的练功图解,也不禁一阵心热。

即便不说图上所记的绝世奇功北冥神功,单是这副堪称绝品的裸女图,便是万金难求的珍品,一想到在原本的历史上它最后竟然被段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