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部分 (第1/4页)

,已经力竭,没有再进。”

“钦差大臣李攀,滁州驻扎,守备不出,虽璐王调军多次进攻,但不为所动,钳制敌军一万。”

“钦差大臣黄元贞,北原州监军,整理军务,多次守备,璐王军不能破,只丢失一县,钳制了璐王贼军两万五。”

听到情报,裴子云点了点首:“王爷,您看,以上三路,现在都牵制着敌军,让其不能动弹,形成了困局。”

“就算有小败,也不损大局,现在大势已成,璐王主力,就变成无源之本,事实上成了孤军。”

“而我军这一路,军容法纪都已整顿,守足以防御,进足以破敌。”

“这就是战略布局,堂堂正正,却无法可破。”

陈永入内听着,才是明悟。

璐王地盘大了,可以进攻的方向也多,现在各处都有钦差,立刻钳制了璐王的力量,使其不得不分散。

要退而集中的话,那朝廷就铁幕前进。

任凭璐王挑衅、游击,朝廷军巍然不动,就可将其扼杀。

第420章 开革

陈永凝视着裴子云。

如果细细数起来,太祖的年号是宏武,宏武七年,此人就中秀才举人,年才十五岁,以后一路解元、真人、真君,平济北侯之乱,现在又主持对璐王的大征,七万大军直接在手,间接节制二十余万。

这样的人,真算岁数,现在是宏武十一年十二月了,年才二十岁,身材秀长,仿佛弱不禁风,而却威震天下,俨然天下名将。

莫名,陈永看了一眼璐王,突然也理解了一些朝野的风闻。

这样的人,以后至少还有五十年寿数,积累起来的威望和力量,后世之君又如何节制?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何况这样的人,任何一家皇帝,只怕都不放心罢?

裴子云却不管他们复杂的心思,看了看外面雨点,淡然一笑:“我之前奔驰作战,有几分为了营中,更是为了大局。”

“现在大局已经形成,加上接近过年,我看这雨不久就要变成雪冬日作战对谁都不利,可以说战局在开春前已经缓了下来。”

说着,裴子云想起中央龙脉一事,不由脸色一沉。

军事已处理,只要维持,就能徐徐占着上风,现在重要的是中央龙脉,挨打可不是自己风格,这样想罢,就有了定计。

“现在修养是第一要事,这细分有着三个,第一是粮食,第二是棉衣,第三是药材!”裴子云沉吟说着:“棉衣和粮食都已有部分到了,但是还得催,特别是粮食,来年必有激烈的大战,按每人每日一斤粮计,我军七万人,一天就得500石。”

“半年就是八万石。”

“至于药材,军中大战,死伤惨烈,药材更少不了,得提前预备。”

“我不要求立刻就有,但得督促朝廷有关部门,以及州府提前准备。”

说着站起身来,皱眉踱步,向着郡王:“药材还可缓一缓,粮食更重要,可棉衣更急需,这三件事,必须和朝廷打交道,当然,皇上一定有恩诏,但事情还得人去办,可否王爷抓手督办?”

承顺郡王一怔,迟疑的说着:“父皇先头有遗旨,我这个郡王只是当台面的,怎么能插手正事?”

裴子云望着雨点,的确渐渐变成了雪,笑的说着:“王爷过几天,就是十四岁了,虽早了点,也可以为朝廷,为皇上分忧。”

“再说,这种催粮催衣运药的事,也不算是插手军机大事,谅朝廷也不会多说话,更不会有呵斥。”

承顺郡王年轻,本就跃跃欲试,听着一思量,觉得是,说:“真君这样精心筹划,本来就无懈可击,孤办点差事,也算是对的起自己身份这事我办了。”

裴子云一笑:“有王爷答应,我就无忧了。”

说着看向陈永,吩咐:“陈永,我有一件事交代你。”

“真君请吩咐。”陈永听了,立刻半跪听令。

“你还是主持日常,记住铜墙铁壁四个字,你也理解战略,只要拖下去,璐王就会筋疲力尽,穷途末路。”

“王爷要办差,你还得顾全其安全,要是出了事,我斩你首级。”

“趁着冬天事少,我还得去一个地方办一件事情,到时有事,你和承顺郡王商量安排就是。”

“真有大事,让道官联系我。”

听到这话,陈永的心中浮现疑惑,却应着:“是,真君,我明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