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有啥意思 (第1/2页)

“高飞啊,你说说,隔几天就让我们签字,有啥用啊?还一次要签三份,我咋想都觉得没必要。昨天老五还跟我说,签了十几回的字,也不给一分钱,没意思!”

“贵叔,上头这么要求的,我们也没办法,就麻烦您了!”这是高飞不知道第多少回给村子里的人解释这个问题了。

其实,就现在,高飞这边还算是比较好的,他因为一直全力以赴为了村子里的发展努力,村子里的人多多少少对高飞还算是信服的,所以签字的时候,也就只有抱怨的声音,听说还有其他村子里的村民们对此已经厌烦的不行,甚至都开口骂包村干部了。

昨天晚上吃饭的时候,有一个女干部的眼眶红红的。

就是因为她白天去找人签字的时候,那户人家不配合,还用了十分难听的字眼儿骂了女干部,女干部委屈的不行,回到乡政府之后大哭了一场。

但是,人总是要屈从于现实,不管遇到了什么样的委屈,只要还打算吃这碗饭,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一点都少不了。

即便是在外人眼中,十分清闲,只是喝茶看报纸的公务员,其实也有许多身不由己委屈万分的时候。

高飞从心里已经有些厌烦这份工作了,他觉得自己将大好的年华丢在这些根本就是做无用功的事情上,一点意义都没有。

所谓的精准扶贫,不应该是这样一种精准,精准两个字绝对不能体现在表卡册上,而应该体现在政策的落实上。

在高飞的想法里,村民们家里有几口人,养了几只羊几头驴,有几只下蛋的鸡,这其实都不是精准脱贫必须要统计的数据。

如果只是统计这些就能精准脱贫的话,村子里大概就没有贫困户了吧?

隔壁镇上一个与高飞一起来的公务员辞职走了,说是不习惯过这种憋屈的生活,打算去城里重新找自己的将来。

高飞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是有些触动的,他从刚到乡上的时候,就一直在想要离开的问题,可如今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他竟然还留在这里,而且,最近连离开的想法都没有了。

他苦笑着,从什么时候开始,他放弃了离开的想法的?

不过,他也清楚,他现在一时半刻是不可能离开了,村子里的日子一天好不起来,他就不可能离开。厂子一天没有见到效益,他投入的这么多资金一天不能回笼,他就根本没办法离开。

已经踏上了这条路,就是跪着也要走完啊!宁可牛累死也不能让车翻了!

用村子里人的话说,就是**走到半坡了,不走也得走!

就在高飞带着些许负面情绪忙着填写表格的时候,李果一个人负责押送第一批三万斤粉条去了南方的小城,除了三万斤的粉条,李果还带乐两千斤品质上好的洋芋。

这笔货物其实是付了定金的,但是当时可能是也不能确定这笔生意是不是能做成,所付的定金却非常少,一共支付了三万块钱的前期订货款。

可是高飞知道,就这三万块钱,其实那也是因为是同学的缘故,才能得到的,毕竟,他这边算是一穷二白,连最基础的都没有,人家凭什么相信你真的能生产出来他们所要的货物?

当初既然得到了别人的恩惠,高飞现在也就没打算过河拆桥,有了货物,肯定优先考虑对方的需求,毕竟做人要诚信,做生意也要诚信!

好在很快李果那边就传来了好消息,说是已经与对方联系到了,接待他的正是高飞的同学徐超然。

徐超然坦言,他当时并没有与预想到高飞这边的货会真的有这样高的品质,现在货品已经见到了,他很爽快的与李果签订了一份购货合同。

这是一份一年一百吨的供货合同,而这一次,李果去的时候,就带过去了十五吨,剩下的也商量好了,按照批次由粉条厂负责送过去。

至于粉条的价格,对方也给的很优惠,以每吨一万三千元的价格收购下来。

第一笔的款项,在收到粉条之后,已经打到了粉条厂的账户上,一共十九万五千元,扣除了之前徐超然给高飞的三万元之后,一共是十六万五千元,一分不少。

还有那些跋涉千山万水的洋芋,徐超然试过了口味之后,也留在了超市了,虽然李果一再表示,他多余带的两千斤洋芋是作为感谢送的,但徐超然却不同意。

“高飞去了什么地方我不清楚,但是从他当时的情况我能猜出来,你们那里的条件肯定不好。这些洋芋我按照一斤一块钱的价格收购,虽然只是个小数目,但是,对你们来说,也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