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龙抬头 (第1/2页)

没有烧炭的房间内图尔格、奥巴、穆立马都感觉到了燥热。

近乎全歼速布台大军,两个人算是报了一箭之仇。、

但部署了一切的四门寨却依旧活动在苍穹之下的这片天地当中。

横扫林丹汗所部的胜利也掩盖不了对战四门寨时各方向的受挫。

从俘虏口中早就得知当初雪慕进入乌海充当了说客,所以策划一切的是四门寨。速布台身亡,但就格局层面,四门寨是达到了目的,利用林丹汗的出兵,将主力集中在田家庵,先是计谋歼灭精锐骑兵,随后攻击粮草又放弃兴武将韩代吸引入田家庵。

狼一样耐心的部署了一切,最终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咬下了致命一口。

穆立马、奥巴都在思索。

如若是自己布这个局,落这个子,会不会比四门寨更加的出『色』。

答案是否定的。

再联想到振武古城时四门寨士兵的凶悍,两个人便有沮丧的神情。

范文臣理『性』,逻辑清晰,条理明确的言语再次响起:“初始的计划是左路夺取或者包围田家庵,切断四门寨商道,中路取振武城后兵力迂回,右路征服林丹汗所部,最终三军合一。但计划已经产生了偏差,左路崩溃,中路夭折,只有右路达到了目的。困难也摆在面前,出征额济纳旗的主力折返需要时间,收编的蒙古诸部也更要『操』练,如若面对的是没有增加兵力的四门寨或者是乌合之众,这些因素都可以忽略不计,直接出兵。但如今面对的是装备有大量火绳枪,可以将参战力量提升到五万规模的四门寨,仓惶出战,是否有必胜把握。装备一千多支装备火绳枪的军队搭配一支骑兵,如若袭击粮草,有没有应对的能力。”

“韩代、伊尔登呢?置之不理,就这样了,不打了?”穆立马问。

“七老图山东、西调绵延,只要进入,对手就没有围歼的可能。进入的都是精锐,斥候数量不少,擅长山地运动,气温也在转暖,可能会损失部分人手,但韩代、伊尔登定然能活下来,也不会置之不理,要调入人员接引,但不能是大规模骑兵或者步兵,否则在对手火绳枪和骑兵攻击下出七老图山就是自绝生路,化整为零的突围才是上上之策。”

“建议呢?”图尔格问。

思索了下,范文臣说道:“向盛京汇报战况,请求增加火炮援助,调动斥候进入七老图山接应韩代、伊尔登脱险。出击额济纳旗的兵力收复区域内蒙古诸部后持续北上,解决漠北蒙古诸部”

言落,范文臣补充:“林丹汗败北,这是一劳永逸解决漠南、漠北蒙古诸部的最佳时间,漠南诸部问题已经迎刃而解,除少数区域被四门寨控制,数个部落纳入四门寨之外其余诸部都被我军收编,额济纳旗以北问题依旧突出,借此机会永绝后患,如此以来,在盛京做

出回应之前,我军将会大量增加作战力量,所有折损骑兵都能得到补充。”

“四门寨最为精悍的部队是两支骑兵但不足的也是骑兵,从包头到田家庵,东、西走向上千里,骑兵主力都会部署在前沿,包头以东空虚。我军则不然,固守乌海、磴口,扼守的是天线之地,还有黄河河道,乌海、磴口黄河以南部署一部兵力,黄河以北则是重点发展训练整编后的漠南、漠北蒙古诸部骑兵,漠北收复后稳定,恢复战斗力的骑兵以黄河北线为作战带频繁出击。振武古城之战,赞章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摆脱了奥巴两万骑兵追击,我军亦可以效仿,而且这原本就是我军所擅长作战的模式。”

“四门寨和我军对峙乌海、磴口一线,北方空虚,即便能调动骑兵,兵力的不足也导致无法抵御我军骑兵四向出击,过百万民众进入,四门寨要开垦、种植,移民中有我军眼线,会传送出四门寨主要安置点位置,农垦无不集中在河道冲积区域,推断也能分析出十之八九。四门寨要开垦养活上百万人,我军骑兵不断的纵深出击破坏。磴口、乌海牵制了四门寨兵力,骑兵突击战术便加大规模,如果四门寨兵力调动,乌海、磴口兵力步步为营推进。四门寨无法开垦,上百万的民众就会成为包袱,这是目的之一,目的其二则是利用出击磨砺蒙古逐部战斗力,将漠北、乌海一线发展为我军持久作战的供应区,如此以来虽然有地域广阔的不利,但大金却彻底完成了东、西连线。”

想了想,范文臣说道:“四门寨自榆林一线是有商道,如果剑走偏锋,我军是可以西南出击向宁夏镇。宁夏镇地界贺兰山环其西北,黄河在东南,险固可守,黄河绕其东,贺兰耸其西,西北以山为固,东南以河为险。朝廷向四门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