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切,石长老一群人叹了口气。

放菡岫和叶安辞走后,石长老总觉得哪儿里不对,招来几员手下,吩咐他们隐在暗处,观察这两个孩子的行踪。他隐隐觉得,这两个孩童,与公主的下落有些关联。

*

离开鬼阴山,沿着城郊的小路步行,他们距离目的地也越来越近。

越来越近,似是命运的接近。

闯入视野中的扬州城不似菡岫记忆中的模样,森严的戒备,严密的审查,守卫们严肃的神情总觉得像是在透露什么重要的讯息。进城并不难,菡岫一心记挂着秀坊,以至于在通过城门时,守卫和她叮嘱的话她完全没有认真听。

步入城中,菡岫的手脚都在微微颤抖,她跳跃着欢乐的节拍,以掩盖自己内心的紧张。

所谓“近乡情更怯”,约莫就是这个道理。

越是紧张,她越是喜欢多说些话来分担自己的情绪。

“安安,你大概没去过我们秀坊吧。”

“我们秀坊那可是‘大唐三大风雅之地’之一。”

“告诉你,我师姐她们跳舞可好看了,不少文人墨客都……”

……

一路上,菡岫絮絮叨叨说个不停,叶安辞认真的倾听着,带着期待与憧憬。菡岫描绘的图景,绚烂如一副歌舞图,让人听之不胜向往。

只是很快,甜蜜的喜悦渐渐化为嘴角溢不开的苦涩。

菡岫停下脚步,望着眼前的景色,发愣。记忆里的位置,画廊绣舫皆不见,唯余小桥水自流。璀璨的希望从那双神采奕奕的眼睛中渐渐褪去,流光溢彩的绚丽最终只剩下灰暗的空洞。一如深黑的夜晚,狭小的屋子里案几上燃着烧了一半的蜡炬,风呜咽地吹着,烛火摇曳,风摇影动,艰难的维系着那一抹光明。也正是那丝微弱到看不见的光,支持着她从白河村一路走来。

可一阵狂风肆虐,那抹微弱的光也终究湮灭了。

菡岫失落的走到附近的摊贩询问,抓住经过的路人询问。

能问的她都问过了,结果很鲜明,答案很统一。

“我们这里没有什么七秀坊啊,女娃娃你是不是记错地方了。”

“七秀坊,没听说过。”

……

菡岫不死心,还想继续问下去,一直不声不吭跟在她身后的叶安辞垂下脑袋,拽住她的手,执拗的不让她继续问下去。小孩子固执起来就会相当坚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即使温言软语也丝毫不起作用。叶安辞看起来小小的一个,力气却大的让菡岫挣脱不成。

“沐沐,别问了。”他也许年纪尚幼,很多东西都不太懂,很多事情都不明白,很多感情都不深刻。可即使年龄小,他也能感受到菡岫浑身上下弥漫的悲伤。再问下去,答案应该还是会一模一样……所以沐沐,不要问了。

对叶安辞而言,再问不过一样的结局。

可于菡岫而言,不一样的,还是不一样的。

她在七秀坊生活了十多年,这十多年来日日所望,年年相依,皆是亿盈楼廋西湖。她离开不过三四天,七秀坊凭空消息,不见踪迹,甚至连扬州本地的居民都闻所未闻……想来这其中并不寻常,颇有几分耐人寻味。

眺望四周陌生的景色,任悲伤沉重的情绪融入空气里,直到心情渐渐恢复,她才冷静下来,整理这一切的思绪。手腕受制,她本能地拂开叶安辞的手想要获取自由,偏偏被叶安辞误认为她要寻死觅活,死死地钳制住怎么也不肯松手,菡岫瞪他一眼这家伙还反了天冷哼一声别过脑袋,理也不理。

“叶安辞,把你的爪子放开,我只说一遍。”

“再说一遍我也不放。”别扭的小语气,听起来有些赌气的意味。

菡岫无奈了,她记得幼时曾在曲云师叔房间看到过一本《正太养成宝典》,上面提到过小正太长到一定年龄,易别扭耍小脾气。时间相隔太久,她记忆略浅,记不清大概的年份,想必安安便是到了这一关键阶段吧。

长叹一声,她一脸无奈之色:“我是要去客栈订房,咱们怎么也得先找个地方住吧。”

叶安辞这才放开手。

扬州城近日因着女飞贼一事人心惶恐,新太守上任后,大施惩罚制度,民众皆怨声载道。

菡岫和叶安辞进客栈问房的时候,正堂里的食客三句不离太守最近所行之事,相比较之下,女飞贼反而不被太多人作为谈资。

不过于菡岫而言,别人聊什么她没兴趣,她就想知道房钱不能再便宜点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