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1/4页)

去到公司,霍明海发现告示板上多了个新名字。

寄件人:华佗。派件人:霍明海。

“小心哦,里面是易碎品呢。”苏木叮嘱。

“这个华佗,是那个华佗吗?”见苏木茫然的样子,霍明海解释道,“就是东汉末年的那位神医啦。”

“不知道哦。”苏木摊手,他对人类历史陌生得很呢。

华佗的包裹是寄给朱朗的,而朱先生住的地方,正好在苏木家的附近,霍明海去过一次,时隔多日再过去,发现这一片住宅都被推翻,围了一圈挡板,地铁工程开始了。

住宅被拆,根本没有门牌可看,霍明海沿着挡板一路前行,好不容易找到一栋别墅,一看,门牌都排去四百多了。

“299栋?”路过的妇女摇摇头,“不清楚哦。”

“299栋?在那个方向往左啦。”舔着波板糖的小孩朝前一指。

“299栋?你找错了,这里是399栋,299在那个方向。”老头朝霍明海来的方向一指。

“299栋?”地铁施工队的人朝身后一指,“在里面哦。”

挡板后面是一大片坑坑洼洼的地,起重车和各种器械在运作。

“朱朗先生在吗?”

“朱朗?没有这个人呀?”施工队的人歪头,“你是不是搞错地方了?”

挡板的门关上,施工队的人进去了,霍明海只好拨打单子上的电话,电话号码是座机,霍明海只能祈祷着朱朗千万要在家,响了几声,很快接通。

“朱朗先生?”

“啥?”那边的人愣了愣。

“你是朱朗先生吗?”

“不是哦。”

“那这个电话……”

“这儿是地铁施工队的办公室电话。”那边的人告诉他,“喂,外面干什么呢?!怎么那么吵?!”

后面的一句显然是对身边人说的,电话在一片嘈杂声中挂断了。

霍明海捧着包裹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确定没有错别字后,又点开手机查地图,街道是这儿没错,可蛋疼的是地图上并没有标出具体的门牌号。

包裹单上,寄件人那栏只写了华佗两个字,连个地址和电话都没有,这下好了,两边都联系不上了。

手机响起,霍明海一看来电是手机,顿时激动起来,心想着难道是朱朗来电话了?

“我的包裹还没到吗?”女孩的声音。

“在路上呢,就快了。”

“上午能送到吗?我马上要出差了,你能快点吗?”

霍明海问了对方的名字,收了电话后往另一个方向驶去。

“299栋的,只能最后送了啊。”楚干将坐在包裹上,看着越来越远的施工现场。

霍明海苦笑,华佗的包裹能不能送到还是个问题啊。

傍晚,还剩最后一份包裹,霍明海又回到了工地,四处打听,老街坊全都指向了一个方向。

“299栋被圈进去,都拆了,哪还有什么人住啊?”

霍明海泄气了,调转车头,楚干将忽然拍拍他。

“看。”

挡板的小门开了道缝。

霍明海把门推大了些,探头探脑地张望,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地铁施工现场,场地非常大,一堆堆泥,还挖了许多大坑。

楚干将鬼鬼祟祟地钻进门,躲在墙边,朝霍明海勾勾手。

霍明海那个汗呀,做贼呢这是?

楚干将指指墙,做了个听的手势。

施工队住的地方都是临时搭建的住所,墙面不厚,霍明海把耳朵贴在墙上,听到了轻轻的说话声。

“哎?大哥,好久不见了,哎哟,瞧您这话说的,没事就不能给您打电话了?”

那边不知说了什么,引得那人嘿嘿直笑,闲扯一通,转入正题。

“大哥,我们发现了一些土货,想请您过来鉴定一下。”

过了一会,那声音急了:“哎,大哥,我是说真的呀,我怎么敢骗你哟。”

电话里似乎问了什么,那声音也没隐瞒,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打电话的人叫何六斤,没有读过什么书,平时做做苦力,辗转了几处工地后,加入了地铁施工队。

何六斤的工作很简单,从挖掘坑道里运送土渣出去而已。

意外,发生在今天上午。

挖掘小队在坑道里,挖塌了一面墙,何六斤当时很紧张,他在老家做过矿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