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部分 (第1/4页)

悄谕猓�薇呤髂鞠粝粝拢��诔ど晨さ囊淮ι焦壤铮�匆廊皇桥ù旱木跋螅荷交ɡ寐��懔志∪荆�焊柩辔瑁�魉�����

闻名天下的白鹭书院正是坐落在这座山谷。水镜先生司马徽在书堂中打坐精修,他的一干弟子围坐在一张巨幅地图前,各自说出对当前局势的看法。不要怕错,坦诚交流,这是司马徽对弟子的要求,也是他独特教学方式的体现。学堂中的巨幅军事地图,可是他的得意门生祢衡送给他的。祢衡又从哪里获取到这样的地图呢?是荆州牧刘表的三子刘磐送给祢衡的。

众人一番讨论后,大师兄鲁达站起身体,拿起一根细棍走到巨幅地图前,而后用细棍在北方各州的位置圈圈绕绕,同时轻声说道:“诸位学弟,经过数年的征战,此时曹操基本上已经掌控北方四州。尽管曹操敬奉献帝,对汉室皇族忠心耿耿,但是其他地方诸侯并不买他的帐,尤其是以益州和荆州为甚,同为皇室宗亲,益州刘璋和荆州刘表只图眼前蝇头小利,根本不顾大局,如此可见,汉室皇族确实气数已尽啊……。”

鲁达说到此处,目中开始浮现泪花,他巡视一边众人后,而后专注的看着一个满脸都是雀斑的学弟,缓声继续说道:“未来的形势发展,我是同意士元的看法:曹操早晚都要挥师南下,征讨怠慢朝廷的荆州和益州。如此以来,各州的百姓又要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啊!”

鲁达口中所提的士元,正是青年才俊庞统。庞统师从司马徽后,开始的四年闷声不吭,埋头书堆中。第五年,他才开始说话,和师兄弟们交流读书心得,以及对时事的看法。他的见解,他对历史事件的重新解读,都是别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就连老师司马徽都承认自己在这一方面,不如自己的弟子庞统。

先前,在北方霸主袁绍侵犯曹操时,绝大部分学子都不看好曹操,他们一致认为曹操必败。唯独庞统提出不同的见解:他认为,在战斗的开始阶段,袁绍一方肯定要占上风,而经过艰苦卓绝的僵持战,最终获胜的必然是曹操一方。

最后事实证明,庞统的预测是准确的。从此以后,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的庞统就成为司马徽最出色的弟子。不过,自从另外一名学生进入学堂后,庞统的光芒便被此人掩盖了。这个人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进入学堂前,已经是琴棋书画造诣非凡,用司马徽的话说:未来能决定天下走势之人,正是诸葛亮。司马徽曾私下里对其他弟子说:诸葛亮身怀异能绝技,他名义上是自己的弟子,其实呢?他就是为师的朋友,忘年交而已……为了表示对自己的尊重,诸葛亮执意拜自己为师,否则,为师自认是没资格当诸葛亮的老师的!

司马徽对诸葛亮的评价,那真是发自肺腑、空前绝后啊。其他弟子和诸葛亮相处下来,他们并没有看到诸葛亮有什么异能绝技,但是他们都见识到了诸葛亮的绝世才华:与其他弟子谈论历史典故,诸葛亮不但能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还能准确无误的说出典故出自哪本典籍,并且在奠基的哪一页,哪一行……事后,经过其他的弟子的检验,他们发现诸葛亮居然说的准确万分。于是,就从博闻强记这一点,其他弟子都对诸葛亮佩服的五体投地啊。就连庞统都自认:自己的才能远远不如诸葛亮,简直就是云泥之别啊。

诸葛亮并不像祢衡恃才傲物,他生性洒脱,为人随和,很快他就成为学子们的头子。于是便有好事之徒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卧龙!卧龙,躺着的龙,早晚会一飞冲天的。而庞统的诨号是:凤雏!凤雏,卧龙的小凤凰,小玩伴而已……即便自己的诨号有揶揄之意,庞统也是乐于接受,因为自己能和诸葛亮并驾齐驱啊。

卧龙诸葛亮有个习惯,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酷暑冷秋,他都是羽毛扇不离手。别人问他:为什么有这个习惯?诸葛亮回答道:这样,能让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状态,做到临危不乱,宠辱不惊……

鲁达说完话,又把目光从庞统的脸上转移到诸葛亮的脸上。此时,诸葛亮正在最后面闭目养神。仿佛是感应到鲁达的关注,他含笑睁开眼睛,对着齐刷刷转头的学习们说道:“士元兄,对当前形势的判断是对的……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二十余年前,由于黄巾军起义造反,天下便陷入分崩离析、诸侯割据的状态,这是合久必分;未来的数十年,天下的形势必然走向统一,这是分久必合的阶段。不过,据我推测,统一天朝的未必是此时实力一枝独秀的曹操!”

诸葛亮的最后一句话,顿时镇住了所有人。其中包括正在打坐静修的司马徽。此时,其他人的内心想法是极其一致的,他们都认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