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 (第1/4页)

卫煌心里纵是不爽也不会因此灭了夏侯氏满门,他是枭雄,这点容人之量还是有的,否则,手下就不会有这么多名士效力了。

这种事急也急不来,又不能来硬的,卫煌只好叹气离开,当前最主要的还是先把长安城守住再说。

刚想登上城头观察敌情,有士兵来报,城外有孔氏派来的使者求见。

“杀了!”

卫煌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孔宁派使者前来,无非是要威胁朝廷,想兵不刃血的占领长安,简直是痴心妄想,把使者砍了,正好绝了某些人的念头,顺带把所有人都逼到绝路,才会拼命的守城,抵抗青川府军的进攻。

“不可。”

有谋士献策,这种时候,时间拖得越久,对已方越有利,不如敷衍一下使者,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卫煌点了点头,城头的士兵放下大吊篮,把使者拉上城头,一队士兵护送使者进宫面圣。

果如卫煌所猜测的,孔宁提出了许多苛刻的条件,第一条就是打开城门,由青川府兵接管城防,卫氏退回嘉月,并停止对青川的入侵,退回边界,朝廷任命他为尚书左仆射等等,如果不同意上述条件,一个时辰后,大军发起进攻。

朝堂之上又吵得不可开交了,议和派认为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只要答应孔宁的一些条件,说不定能劝得他退兵,一些主战派也动摇了,毕竟,二十万大军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能不打仗那是再好不过了。

不过,不管是主战派还是议和派,都极默契的达成了共识,无论如何,长安的城门不能打开,放任青川府兵进城。

卫煌可没有时间观赏口水仗,他现在率一众心腹手下亲临城头观察敌情,给守城的士兵打气。

城外,二十万青川府兵排列成一个个密集的方阵,黑压压的一大片,铁盾如山,长矛如林,战旗飘扬如海,阵前架起一架架高大的投石车,给予守城的士兵极大的压力。

城头上的守兵大多是为保护家人才刚刚入伍的热血青壮,面对如此强大的压力,许多人都紧张的面色苍白,冷汗直冒,有的甚至紧张得全身都颤抖起来。

“放松,放松,适应了就没事了,呵呵。”卫煌咧着嘴,拍了拍身旁一名紧张得全身都颤抖的新兵肩膀,笑道:“不过你小子比老夫强,老夫第一次上阵时,紧张得差点尿裤裆里,呵呵。”

附近的士兵哄的大笑起来,不少人悄悄的喘了一口大气,原来老将军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啊。

“大家不必紧张,敌人也是人,有头有嘴,象我们一样要吃饭嘘嘘,他们也一样怕死。我们有城防之险,外有援兵,只要撑过五天,最终的胜利是属于我们的!”

笑声把紧张肃杀的气氛冲淡许多,许多士兵都拼命的吸气,努力使自已冷静下来。

卫煌满意的点了点头,士气尚可,足以与敌军一战。

一个时辰之后,惊天动地的隆隆战鼓声擂响,也标志着青川府兵开始发起了进攻。

第175章 将门虎子

吼杀声震天,半空中尽是交错纵横的箭雨,还有一枚枚重达百斤的盘磨巨石呼啸横飞,满地死状各异的尸体,破损的武器,燃烧的攻城器械,汇流成河的血水,构成了一幅惨烈的战斗场景。

双方的将士在浴血拼杀,一方要拼命的破城,一方拼命守城,谁都没有退路,至死方休。

守军已打退了青川府兵的五波疯狂进攻,伤亡极其惨重,不过,对于攻城方来说,损失更大。

卫煌亲自坐镇城头,激励将士杀敌,即便心中充满了焦虑,但脸上仍是一副轻松的表情,他的任何反应或举动,都会影响到士兵的士气,他表现得越轻松,越能缓解士兵心中的紧张与压力。

已方虽然打退了青川府兵的五轮疯狂进攻,但伤亡极惨重,他看得出来,孔宁投入的进攻兵力全是新兵,精锐一直在养精蓄锐,一旦投入战场,必给已方造成极大的压力。不过,他也留了后手,六千精锐的嘉月府兵也在养精蓄锐,等着对付孔宁的精锐。

青川府兵的第六轮进攻又开始了,惊天动地的隆隆战鼓声伴随着震天的呐喊声,密密麻麻的青川府兵冒着半空中洒落的如蝗箭雨冲到城下,沿着长梯攀爬上城,与守城的士兵撕杀,直至战死。

卫煌为激励将士的士气,一直坐镇城头,身边的侍卫时不时的用铁盾挡下飞来到流矢,以确保他的安全。

孔宁在东南两门投入了重兵,两处守军所承受的压力最大,伤亡也最惨重,卫煌一直在两处奔走,激励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