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1/4页)

管世衡:“是”,随即下楼去找姐姐摆龙门阵。

午饭后,又到弘仁堂看了看幺爸,幺婶便回去了。

翌日上午,便与向幺叔一道去他侄媳妇家,一个中等的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一个端庄的三十左右的妇人听见门外脚步声迎了出来。

向幺叔:“侄媳妇,这是管少老板,这是我侄媳妇。”

管世衡:“向大嫂好。”拱了拱手。

向幺叔:“是管少老板的熟人要买这两座山,你自己给他说吧。”

向大嫂:“卖地的事幺叔已经给你讲过了,两座山八百两,少一两都不卖。”

管世衡:“向大嫂做事干脆,有气魄,我也是个干脆人,八百两就八百两,就让向幺叔为中人,写买卖契约把,有文房四宝吗?”

向大嫂:“有”

说着进去拿了出来,管世衡很快写好一式两份契约,签了字,盖了指印,向大嫂拿出契约,契约上写了地界,与他们昨天看的相符合,管世衡掏出银票,一张五百两,三张一百两,递给向大嫂。

向大嫂:“财物两清,互不亏欠。幺叔,你可带管少老板去看地界,将两座山交给管少老板,谢谢啦。”

管世衡:“向大嫂,这就告辞了。”

向大嫂:“慢走,慢走。”

刚到家,管世衡高声说道:

“夫人,我可给岳父买了个便宜货,两座山头是次要得,那上万亩的坡地才八百两,真便宜。”

龙凤:“还有个更便宜的货,你看看。”

管世衡:“这是岳父给你的信,我怎么随便看呢?”

龙凤:“不,这就给你的。”

管世衡:“给我的,那我看看。”

管世衡拿过信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世衡贤婿:

见字如唔,吾女出嫁,我未给任何东西,就是想以这种形式作为补偿,现在这两座山及山上的全部土地都作为对吾女的陪嫁送给贤婿,望珍惜,勿负吾望。

岳父手书

明崇祯十一年

管世衡:“岳父对我太好了。”

龙凤:“他老人家就我一个女儿,千两银子对他来说是九牛一毛,我还嫌他给少了呢!哪天再叫他出钱买些田。”

管世衡:“不管你怎么说,我还是非常感激岳父的,明天我去请爹来,看看怎么开垦这面坡地。一道去吧,我骑马,你坐轿。”

龙凤:“我都过门好几天了,我坐滑竿,好看风景。”

管世衡:“要得。”

第二天回到上坪村,谈到买了两匹高山,高山上长满杂草,不值钱,主要是向阳面是一个大缓坡,拖了七八里,这面坡没有一万亩也有八千亩。

管上可:“买的好,爹去看看,顺便把银子付了,契约写了,地契拿到手就稳了。”

管世衡:“爹,这原是岳父叫我帮他看的,结果是给我买的,作为龙凤的陪嫁,他拿了一千两银子,我把地契拿回来龙凤才给我说,我真有点受之有愧,却之不恭,也就收下了。”

龙凤:“我说受之无愧,区区千两,对他来说九牛一毛,花万把两还差不多。”

陈冬梅:“凤儿,你爹找钱也不容易,就这样我们已经很感激了。”

管上可:“你们都没去过旺草坝,干脆明天全家都去看看,那可是个好地方,我与你几个兄弟都去看看这块地,商量把它整出来,如有水整成水田更好。”

翌日,吃过早饭,管家一大家人骑马的骑马,坐滑竿的坐滑竿,来到旺草坝的管家大院。

管上可一进村就对旺草坝这个名称很不满意,说道:”怪头怪脑,什么都不旺,去旺草,现在坝子的田都姓管,周围的乡亲几乎都是我们的佃户,干脆改成旺管坝。’

管世选:”大爸,旺管不顺口,叫管旺坝顺口些。”

管世臣:“管旺坝叫人以为你管家在望这个坝,古人曰:可望而不可即,白望一阵,不如叫管兴坝,兴旺的兴,表示管家将兴旺起来。”

管世衡:“我说不如叫管家坝来的明白。”

余成慧:“我觉得世衡取得简单明白,又好叫。”

一问这两座山的名字,都不知道。到家后,世衡去问向幺叔,向幺叔说:“山一直荒着,很少有人提及,连地契上都写草山两座,所以没有名字。”

管世衡:“当我得知岳父将这两座山送给我时,我就决定这两座山中最高的一座叫大龙山,稍矮点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