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 (第1/4页)

了遭了,后面那艘船遭冲翻了,一船货物扣在河里了!”

管宇栋和刘芳伸出头往下看游看,果然见一艘船冲往下游去了,一些东西还漂在水上。

看得大家胆战心惊。好久都没回过神来。

刘芳:“四弟,这么险的水路太难走了,有没有陆路过三峡呢?”

管宇栋:“肯定没有,不然谁还冒死坐船?”

管世敦:“据说有,但不是过三峡,而是往西北走,走兴山、竹山、竹溪,到陕西安康,再到巫溪、奉节,就绕过三峡了,至少要走三个月,那个去走那条路?而且八大王、李闯王余党还在那一带安营扎寨,走那条路不是去送死吗?”

如此凶险,听得三哥三嫂一家脸上变了色。

经过几天与险滩激流搏斗,终于出了夔门进入较宽的川江航道,船的速度加快了。五天后船到涪州涪陵镇,靠岸上下客和上下货、船上宣布两个时辰后才开船,旅客可上岸在码头边看看。

管世敦:“大成,你在船上看东西,我带三哥三嫂一家上岸在码头边看看,这是三嫂祖籍之地。”

其实刘芳虽祖籍在此,由于她是出生在江陵,根本没到过涪陵,没得任何印象。管世敦说道:“涪陵特产名小吃油醪糟,到这边摊摊上尝尝。”

说着大家到路边一个摊摊上坐下。

管世敦对老板说:“先一人来一碗。”

管世敦见大家吃得高兴,又说道:“大家再来一碗怎么样?”

两个小孩:“好吃得很,要得。再来一碗。”

管宇栋:“太甜、太腻,我不要了。”

刘芳:“醪糟已经够甜。还加糖,加猪油。真甜的伤人,我不敢要了。”

管世敦:“好,再给两个小孩各来一碗。”

吃了油醪糟,然后大家便回到船上,管世敦叫余大成去码头上吃了油醪糟。第二天下午船到重庆朝天门。管世敦将大家带到弘仁堂,介绍给父母,讲了结识的经过。尤其是强调了同姓和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巧合,暗示父母认管宇栋为义子,管上学与张春红欣然同意。于是当即管宇栋夫妇向管上学与张春红行了跪拜大礼,两个孩子也向爷爷婆婆行了跪拜大礼。

管上学非常高兴,说道:“今晚在松鹤楼吃个团圆饭。”

张春红拿出一对羊脂玉镯给刘芳戴上作为见面礼,给每个孩子五两重的银元宝作见面礼。

随即叫罗友耕、罗友耘兄弟过来见过新认的表哥表嫂,并从另一个门面中叫来管世嘉,让宇栋夫妇见了女郎中大姐,二人也向管世嘉行了跪拜大礼,然后一道上街吃饭。

席上管世敦简介了三哥的两项专长,表示愿聘三哥为治鱼管事。三嫂也参加养鱼的管理,管上学欣然同意。说道:“世敦,宇栋主要是进行策划和指导,具体的事务则应归副管事管。如事情太多,还可多设一个副管事,余大成就作为副管事作具体的事。像大鹿池一样,让张大婶作管事。动动嘴就行,黄天林为副管事作具体工作。果树林也是这样,庄稼地也是这样。这就使各项事务有人管,有人抓,对不对?”

管世敦:“爹说的对,现在是完善负责人班子的时候了。爹,我想在鱼池边为三哥三嫂另起一座院子,正房住三哥三嫂一家,两边放鱼饲料,南边住长工,再在外面起个水阁凉亭,一楼一底,这样住就方便对鱼塘的管理,当然要先住在大院里南边楼上。”

管上学:“可以,地基一定要打牢,坝上风大。世敦,我问你一件事,既然,青木关北边缙云山下可开出万亩沃土,那青木关南边同样的情况为什么不清楚开了多少地?”

管世敦:“爹提醒的对,这两年忙于移树,有些事情给忽略了,回去后,我仔细勘察一下,也把它全部开出来。缙云山下,青木关北设三个村,南面已有三个。

这时菜齐了,管上学举杯对他们一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对认自己为义父表示由衷的高兴。希望他夫妇好好协助、支持世敦,把整个庄园搞得红红火火、兴兴旺旺。

管宇栋:“爹、妈,我为在异乡又有了爹妈,感到发自内心的温暖,对进入这个大家庭感到十分高兴,一定协助四弟把鱼塘修好,把鱼养起来,让重庆缙绅、百姓有鱼吃。”

刘芳:“我祖籍也是重庆府涪州涪陵县,但我出生在荆州江陵,大有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现在回到故乡,对我这样失去父母的弱女子,见到二老,又有回到父母身边的感觉,来到这个大家庭,一下有了这么多兄弟姐妹,我一切都感到满足了,我一定协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