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 (第1/4页)

随着正瑾端出灶糖。管世敦的汇报也到此结束。

第二天早上,刘大人就迫不及待的叫管世敦将乌骓马牵出来让他先睹为快。

长工牵出他一看,高高大大,毛色自然卷曲。眼神俊朗,很亲热人,世敦叫长工放上鞍登。栓好,勒紧。刘大人牵出去在大路上试一下,果然飘着乘云。很听话,像被训好了的一样。刘大人很满意。

刘大人:“很好,与我的赤兔马一样是宝马良驹,先在你这再养几天,我去成都前来取。”

管世敦:“好的,刘大人,趁这两天天气好,有太阳,你如果有空,干脆我陪你再去官马场看看。”

早饭时,听说刘大人去官马场,结果几位大人都想去看,田大人说:“诸位大人愿意莅临蔽州,不如连制盐作坊一起都看看,世敦和刘芳索性在合州多留一天,把给你们的地一道看看,看怎么开垦。”

女眷里面只有刘夫人出身将门,可骑马,因此,只她和刘芳随大人们前往,此路清一色官道,在北碚澄江坐船过嘉陵江,翻过一座山便到官马场,对程大人、查大人来讲,今天是首次到访,垭口是最好观览官马场的地方,只见近两万匹马成群的散放在里面,大家策马下山,走进马群,一群群健壮的马呈现在大家面前,一匹桃花马见刘芳的桃花马,便跑过来亲热,刘夫人一看便喜欢上了,管世敦说道:“刘夫人,你喜欢的话,这匹马就归你了。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看上这匹,比如不选那匹白的。”

刘夫人:“这种桃花点子的马,很好,万马丛中一见便可认出,走丢了也好找,再者,这**比一般的马温顺,好骑,而且这匹马有个头,并不矮小。”

管世敦:“目前尚未配鞍蹬,等我配好后送到府上,而且尚是未经骑顺的生马。”

刘夫人:“世敦,叫你的长工把我骑的那匹马的鞍蹬移在它的身上看行不行。”

长工将原来刘夫人乘骑来的那匹马的鞍登移到桃花马上,正好。

刘大人:“来,我先骑两圈跑顺了来。”

刘大人骑起跑了两圈,很温顺,接着才让夫人骑上,他自己也骑上,带着夫人跑了两圈,不板不跳,结果,让刘夫人自己骑着跑了两圈,毫无问题。

刘夫人说:“就骑它了。”接着查大人程大人、田大人也各挑了一匹好马。

挑完马后大家穿过青草坝来到盐井作坊,看了制盐的全过程,这对客人来讲是全新的事物。田大人、管世敦、刘芳继续进入新得到的田地。其他人从盐井便沿原路返回了。

新占地几乎一马平川,三分旱地,七分水田,中间由两条小河分成三片,旱地高一些,约三万亩,成一块,估计原是蔬菜地,水田分成两大块,一块约二万亩,另一块约五万亩。

农作物只有水稻的季节性要求很强,只那么一季,错过了要荒废一年,旱地的使用则有伸缩性,旱包谷未种上,还可种迟包谷,旱高粱未种上,还可种迟高粱,皆会有收成。

三人研究决定,先突击种上水稻,仍是直接撒播。要种水稻,首要要疏通水渠,再就是耕牛,非新买不可,这也只有找李邦主,同时。开春不久,估计要卖出一大批军马。因此,也要买进一批。也得找李邦主。

从合州回来,管世敦立即命人找木工、石工去新占地修复住屋,修猪圈,并派长工去修复水渠,还是老办法,三十回来过年,初三再去,长工们都习惯了,凡有新占地都是这样。他又新提了十名管事,主要负责这十万亩的耕作,三名原管事年前先带一带。

初三起了个大早,带着王长顺、王长利、罗家伦、李万春、向志平,直奔楠木坝,李邦主在家过年,正在喝酒吃饭,一见管世敦一行到了,晓得生意来了。忙叫大家入席,他夫人又忙着整了几个菜端上来。

席间,管世敦谈了到六枝招长工和买耕牛、马群之事。说有知府程大人给六枝县令的信函。

李邦主:“你招长工我帮不到忙,买耕牛、买马群没问题。我们就走那一方,把船吆起一路,我知道几处卖耕牛的大市。你赶两场,找到牛偏耳就顺利的解决了。马群的事。我问问帮中其他几位负责的就打听得到,特别是临近战场的那边。后两件皆好办。”

首先大家去了牛场,在那里,找到了几个牛偏耳,顺利的买到二百五十头耕牛,价格比重庆便宜一半,由向志平与王长利押运,坐李邦主的船先到合州,接着便到六枝,找到程县令,递上程大人的信函,谈明来意,程县令满口答应,立即叫师爷拟告示,在县城和四乡张贴,管世敦给罗家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