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 (第1/4页)

傅将军:“诸位能否就川西的具体防务进行建言?”

刘大人:“前明时期,奢崇明发动叛乱,率几万叛军围攻成都达几个月,并未攻下,当时督抚决心死守待援,动员百姓上城,终将成都保了下来,等总兵秦良玉赶到,打败奢崇明,解了成都之围,说明成都并非绝对不能守,督抚的决心也很重要。”

刘芳:“吴三桂所控制的云贵北进四川的主要道路是三条,一是东线,走贵阳、遵义,翻大娄山,二是从昆明北上,攻宜宾,沿岷江而上;三是从昆明北上昭通,经会理,攀枝花,西昌,此是距成都最近之路,因系彝人区,很难防。由于对西边不熟,我很难提出具体建议,窃以为西路极为重要,望大人以重兵防范为是。”

查大人:“为将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看来四川提督应将自己布兵重点放在川南一线,择隘筑关,以相防范。我到川西后当向巡抚提出这个建议。”

程大人:“重庆南边的大娄山也是入川的孔道,尤其是娄山关,一定要驻以重兵,同样川南的五连山也要驻以重兵。”

刘大人:“综合大家所说,对川西的防守有以下几条意见,第一。加强傅大人和纳兰大人自身的兵力,使之成一支来之能站。战之能胜之军;第二加强成都城防,提高成都防御能力。必要时武装成都百姓以守成都;第三防御重点川南和川西南,首先应认真考察与云贵接壤的山川地貌,择隘置关,驻兵防范,其次,修复抗蒙山城,聚粮屯兵。第四建议纳兰将军制定整个四川的防御计划,并切实实施。”

刘芳:“我建议在纳兰将军领导下,建立一支细作队伍。深入云贵,详细了解吴三桂的兵力布署,军事动向,及他和主要人物的活动情况,做到知己知彼,未雨绸缪。”

傅联璧:“诸位的高论,使我心里已有一些底了,回去,当与纳兰将军以及四川督抚磋商。制定出防御计划。重庆是四川的中流砥柱,有诸位大人在,我在成都也有底气。大家看,与吴三桂摊牌。或吴三桂发动军事叛乱,我们还有多少准备时间?”

程大人:“由于对吴三桂不了解,还真不好说。”

刘大人:“这怕只有皇上才知道。因为是他在下令撤藩。”

刘芳:“从这几年刘大人参与的军事行动来看,吴三桂皆处于守势。表明他尚未准备好,要真的发动一场想倾覆我大清的叛乱。没有充分的准备是非常危险的。但他很了解朝中的情况,圣上是决心撤藩,只是尚有掣肘,一旦圣上清除了这些亲吴党羽,他吴三桂的灭亡日期便到了。因此,他不可能坐等这一天。吴三桂一直在做准备,作权衡,一旦他感到自己有力量撼动大清,他便会毫不犹豫发动叛乱。今天是康熙九年底,最多一两年时间他便会联合耿、尚二藩发动叛乱。留给我们准备的时间并不多。以上分析,仅供傅将军参考。”

傅将军:“管夫人,你对军事问题分析的头头是道,我简直怀疑你是将门之后,不是普通民女。”

刘大人:“他喊我大叔,就是我侄女,当然是将门之后。”

傅将军:“原来从刘将军那学的。”

查大人:“你别听刘大人吹,刘芳侃起生意经,讲一下酒楼的经营管理,你一定认为是某富商大贾之后。”

龙会长:“她是我这商会会长的侄女,当然会侃生意经。”

傅将军:“是吗?”

刘芳:“龙会长是我姻伯。”

傅大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的。”

田大人:“傅将军,你听听他如何为这座东院选址的,你一定会认为他是风水师。其实他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她只是一个学富五车的奇女子。”

刘芳:“田大人过奖了,我只是懂得点皮毛而已。”

然后,大家下山到鱼塘堤坎上走了一大段,看了看喂鱼,刘芳又向大家介绍了一通养鱼经。

田大人对傅将军说道:“如何?”

傅将军:“果然是一个奇女子。”

第二天,大家陪傅将军去官马场看各**,上午已时便到了官马场,并到里面看了六种名马,因为事先得知公主喜欢那匹能虚眼睛的桃花点子马,特把这匹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管世敦:“傅将军,这匹马是现在牵走?或是将军回成都时再牵走?”

傅将军:“我带回成都后,立即着人将他送回京师。”

管世敦:“傅将军,与其这样,不如直接从这里出发,包只马船从嘉陵江运到汉中,再穿褒斜道到关中,过峰凌渡到山西北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