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 (第1/4页)

幕僚乙:“进军四川,大至有三条道路,一为东线。经娄山关而北上重庆,献贼余党孙可望之辈就是寻此道而南下的。第二条道。则从云南沿马湖江而攻宜宾,这是元兵纽璘部所走之路。再就是。从昭通经越西而西昌,汉源、直指成都,诸葛武侯七擒孟获就是走的此道,但此道极为凶险,非诸葛亮这样的极会用兵之人,其他皆未有人走过。以属下之见,走中路最好,大军乘江水直达宜宾,再沿岷江即可直抵成都这川蜀首脑之地。”

幕僚乙:“据我所知。川东除重庆府有两万军队之外,其它皆无兵丁,而重庆镇总兵亦是主抚的。因此,我认为,如出其不意,经娄山关直抵重庆,扼众水之咽喉,当收事半功倍之效。”

吴三桂:“不行,不行。川蜀首府乃成都也,拿下成都可号令全川,亦预示四川已然属于我,在心理上给康熙小儿以沉重的打击。相反。我倒认为,我军北进走西路最好,这才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可操胜算。当然,沿途倮倮头人要用银子打点好”

幕僚丙:“王爷,起事的时间订下来没有?”

吴三桂:“尚未最后订下来。总之就在下个月,事属重大。不能草率,当择吉日出师。”

幕僚长:“王爷。我翻了历书,冬月初三、初八、十三皆为大吉之日,今天已十月二十九,隔冬月初三大近,初八最好。”

吴三桂:“要得,初八祭旗出师。王屏藩听令!”

王屏藩:“末将在”

吴三桂:“我任命你为逐满将军,作北征主将;董青方听令!”

董青方:“末将在。”

吴三桂:“我任命你为先锋,你们共领兵三万,号称十万,从建昌、越西、直捣成都。”

幕僚丁:“王爷,三万人似乎太少了,诺大一个四川,三万人怕拿不下来。”

吴三桂:“我心中有数,到时候不仅拿下,而且轻轻松松的就会拿下。”

吴三桂调兵遣将,反叛在即的种种迹象被细作侦之,消息迅速传到重庆,传到刘芳和管世敦耳中,刘芳即找田大人,通过田大人用八百里加急传到傅将军府,傅将军拿着信函立即去见皇上。三呼已毕,傅将军说道:“皇上,据我所知,纳兰将军建立的细作队伍在调离成都来京前交给了刘汉章提督,刘汉章离开成都去甘肃前,命细作头目带人投奔重庆的忠勇义士管世敦和刘芳,让他们掌握。现在所知道的关于吴三桂的一切最新情况,都是管世敦报上来的。目前的信息是确切的。我们应采取什么应变措施?”

康熙帝:“吴三桂终于要揭下自己的假面具了,他的世子吴应熊可能还没有跑,立即密切监视,随时准备进行逮捕,吴应熊在我们手中,吴三桂可能投鼠忌器,有所收敛,如执迷不悟,则处决其全家,查抄其在京的住所,勿使一人漏网。”

傅将军:“遵命”

傅将军立即将紫禁城内的警卫增加了一倍,加强巡逻。立即派自己的心腹日夜监视吴应熊住宅,只要一有异样立即采取断然措施。”

冬月初一,有军士来报,吴应熊住宅来了几个风尘仆仆的人,身上背着换洗衣服,好像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

接着又有军士报告,当夜,吴家大厅彻夜灯火通明,好像在说什么要紧事情。”

傅将军传令:“吴应熊家现在是只许进,凡出来的人一律秘密逮捕加以审讯。”

果然翌日下午一个管家模样的人出来,在离吴宅半里之处方,遭埋伏的军队抓捕,在傅将军审问下招供了,吴三桂将在冬月初八举事,命吴应熊立即南逃。

傅将军立即命公主进宫请旨,他自己带着一千军迅速赶到吴应熊住处,五百人包围吴宅,他带五百人冲进府中控制吴家全体人员,一会和硕带着皇上逮捕吴应熊,查抄吴氏全家的圣旨来了,傅将军将吴应熊全家押入天牢,吴应熊单独关押,查抄的物资归内务府,文字材料存在理藩院。

康熙十一年冬月初八,吴三桂正式挂旗造反,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建国号大周,自任周王。封吴应熊为周王世子,祭旗兴师反清。吴军沿西路西北上。很快抵达成都郊外,清四川巡抚罗森。提督郑蛟龙以成都降。二人随即被任命为大周四川巡抚和四川提督,吴三桂大军继续北上,来到保宁,总兵谭宏主动请降,并接受吴三桂大周总兵官职。当即表示,川东一带是他多年经营的地方,愿率兵去占领,以尽他总兵之职,现正准备船只。立即东下。

谭宏原系川东地方武装,曾参与夔东十三家的反请活动,当清军进四川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