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 (第1/4页)

刘大人:“不迟,不迟,请起。”

刘大人将谭远的归顺信给刘芳,说道:“刘芳,果不出我们之所料,走,我们马上赶到天生城,接受谭远的归顺。大军马上启程,刘芳、谭虓跟我一道先走,谭鲲,你带着你的人马跟进。”

谭虓、谭鲲:“是。”

很快号角吹响,刘大人的前锋五千最先起程,接着刘大人和刘芳在两队亲兵护卫下进入队列。接着谭虓的五千军队。谭虓提着他的大斧赶到刘大人身边,刘大人见他也使斧,而且斧头上还带有一矛。刘大人道:“谭将军你也使斧?”

谭虓:“是的,难道大人也使斧?”

刘大人:“我也使斧,你使的那一家斧法?”

谭虓:“焦孟斧法。大人也是吗?”

刘大人:“我知道焦赞孟良创了一套斧法,很是精妙,但我不是使这套斧法,我的斧法来自燕赵,相传是起自金朝完颜兀术,很强调使斧的力度,而且斧柄较长,所以我的斧开的是钝刃。”

谭虓:“燕赵斧法我只是听说过,但并未见过,今后有空定向大人请教。”

刘大人:“焦孟斧法斧身比较不那么重,故斧端带矛,还可当枪使,真一兵而两用矣,今后有空了,我们好摆谈摆谈。”

谭虓:“谢大人,其实谭鲲也是使斧,而且是双斧。有点像水浒传中李逵的双斧,只是斧柄略长一些。也自有特色。”

刘大人:“好哇,我们三人都使斧。真是斧到一家人去了,今后临敌,我们三人同时杀向敌人,保证杀他个人仰马翻。”

谭虓:“我和谭鲲非常愿意追随大人左右。”

就这样边走边聊,很快到达天生城,谭远率将佐在道旁迎接。

刘大人、刘芳在谭虓的陪同下,检阅了谭远的五千人,然后谭远陪着刘大人等进入天生城,来到谭天密的住地。一看,一家都在,独谭天密不见,再一查,他的亲兵也不见了。谭远忙问守在门外的几个士兵:“叫你们看住这家人,不准一人出来,怎么谭天密和他的亲兵都不见了?”

士兵头目:“我们一直守在这里,并无一人出入。屋里的情况我们不清楚。”

谭虓:“刘大人,谭天密肯定是从密道跑了。快进屋里搜,密道口一定在这屋里,我带人去出口查看便知道了。”

刘大人:“行,速速查去。”

谭虓迅速来到城外密道出口。一看,果然见一群人刚走过的新鲜脚印,于是提斧上马。带起一队亲兵沿足迹追了去,追到十里处一个丁字路口。正不知往哪条路口,正在张望。见一个樵夫挑着担柴过来了,问道:“这位大哥,看见有一群人慌慌张张走过没有?”

樵夫:“有,我在前面山湾看见的,还走不太远。”

谭虓:“谢谢樵夫大哥。”

随即带着人从山湾方向追过去。走不到两里,果然见十几个在前面走,其中两个人驾着谭天密。

谭虓策马追了上去,听见马蹄声,那群人回头一看,是谭虓,对谭天密说:“少王爷,是谭虓将军!”

谭天密回头一看是谭虓,连喊:

“谭虓,快给本世子护驾!”

谭虓策马冲了过去,一个探囊取物,将他提到马上横在马鞍前,大声喝道:“本将军早已归顺大清朝廷,尔等想活便立即放下武器,跪地抱头,如想死便冲过来吃我一斧。”

众亲兵:“我们投降!”

纷纷丢掉武器,跪地抱头。这时谭虓的军士赶到,收缴了武器,谭虓把谭天密丢下马来,摔了个狗啃泥,命令道:“给我捆起!往回走。”

这对士兵押着被俘的人员向天生城方向走去。这时他见谭天密的卫士背着一个精致的木盒,当即让那人把木盒给他,他打开一看,果然是他知道的那件宝物,于是递给自己的一个亲兵提着。

谭虓的亲兵押着谭天密随着谭虓进到天生城向刘大人交令。

刘大人喜道:“谭宏父子已灭,川东战事平定,明日大军休整一天,补充给养,后日班师回重庆。”

当天晚上,谭虓来到刘芳住处。进门后说道:“管夫人,我今天得到一件宝物,我想管夫人还用的着。”

刘芳:“什么宝物呀?”

谭虓:“鎏金鱼鳞软甲,制着精细,还有折叠式头盔,管夫人要临战阵,你穿起很有用,也只有你才穿得。”

说着把盒子双手递过去,刘芳打开盒子,见里面有个绒布包袱,打开一看,金光闪闪,上为头盔,下为铠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