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 (第1/4页)

和硕:“望陛下早做决定,我们也好做接驾的准备。”

康熙帝:“刘芳,先前大将军给我讲了。你们俘虏的敌船中有只法兰西新造的铁甲舰队,大将军组成长江水师,按一般情况,战乱中多乘乱一火而焚之,以免被敌人再用,当时你却把海冦的船和船工完好的保留下来,这又是为了什么?”

刘芳:“当时海冦在几百里外已陷入我们的重围,即将被全歼,已不存在利用问题。这些船都是国家急缺的物资,国家久逢战乱,经济实力有待提高,也拿不出钱来造这么多的船,不如将其利用起来,不能走海上,在长江上从事客货运输也是可以的,至于驾船的船工,并不是海冦。当区别对待,对海冦我一个不留的杀无赦,但这帮人是船工,是大清子民。故争取他们反正,归顺大清,道理给他们一讲他们就归顺了。又成了驾我的这些船的船工,跟随大将军回到重庆。在船只改造期间,我安排他们在果园那儿帮忙。他们很高兴。”

康熙帝:“刘芳,你的想法很对,做法也很对,处处为国家着想,对黎民宽宏大量,朕很赞赏。”

管世敦:“到重庆后我立即着手盖大将军府,不知公主和大将军想盖在什么地方?”

和硕:“刘芳姐懂风水,让刘芳姐帮我们选。”

刘芳见皇祖母一直坐着未动,担心她老人家腿脚不方便,便说道:“皇祖母八十高龄,行动还灵便吗?”

太皇太后:“已不太灵便了,八十啦,这也属正常啦!”

刘芳:“能否让我爹给你看一看?”

康熙帝:“管郎中向来有神医之称,正好请他为皇祖母诊断一下。”

太皇太后:“那就有劳管郎中了。”

管上学走过来,坐在太皇太后侧边为她切脉,切完后,再切左手,说道:“太皇太后大约十几年前左腿受过一次伤,已伤及经脉,经医治骨伤虽医好,但经脉并未痊愈,最近经脉的伤有所复发,便影响行走,不过这是个小毛病,我可立即治好,太皇太后同意否?”

太皇太后:“说的完全对,管郎中真神医也,连我十几年前受过伤,你一切脉便知道,行!马上就治。”

管郎中:“太皇太后,我用针灸为你老人家治不介意吧?皇上同意不?”

太皇太后:“我扎过针灸,我不怕。”

皇上:“可以。”

管上学拿出银针盒,叫宫女燃一碗酒来,他将银针反复的在火上消毒,再用白绢擦干净,请太后伸出左脚,他扶住太皇太后左脚的小腿,从裤外轻轻的扎进去,一针,两针。然后轻轻捻动,慢慢进针,还看太皇太后的表情,半个时辰,管上学取出银针,说道:“请太皇太后起来走走,看还有没有不舒服的感觉?”

太皇太后叫宫女扶她起来,走了两步,什么疼痛的感觉都没有了,她叫宫女放开她,她自己来回走了两趟,完全像个正常人,高兴的说道:“神!神!真神!我全好了,皇上,请帮我送管郎中一副“妙手神医”匾以之表彰!”

康熙帝:“遵皇祖母懿旨”

太皇太后:“管神医,我有个请求,能否在我宫中留住到我寿宴后,整个皇宫之中,有许多老太妃,甚至还有太宗时候的人,体弱多病,请你给她们治治,老毛病是不好治,但至少可减弱她们的痛苦。”

管上学:“谨遵太皇太后懿旨,太皇太后宅心仁厚,推己及人,我管上学一定尽绵薄之力。”

康熙帝:“那就多劳管郎中,说实在,这些老太妃,有的还侍候过太宗,多数侍候过先帝,落下一身的病,我的太医署,没有像管郎中这样的神医,所以她们的病,未能痊愈,我心中很是不忍。”

管上学:“我有个侄女,是我一手教出来的,已五十多岁了,专习医治妇人之病,在重庆已小有名气,宫中女眷甚多,她的专长更容易在此发挥作用。”

康熙帝:“她愿意来吗?”

管世敦:“陛下,一般来讲,让大姐一天混在男御医中间。她肯定不会来,但姐夫一家是做药材生意的。能帮他们找个前殿后院的房子,让他们把生意做到京师来。大姐不就来京师了吗?”

太皇太后:“这太容易了,在皇宫附近热闹的地方找个前有店面的院子,皇帝给她公爹写个信函,她就来了,既然是世敦的大姐,我再给她个格格的名分,她出入宫禁就方便了。”

管世敦:“这下我们弘仁堂就出个御医了!”

太皇太后:“世敦,你们重庆的医馆叫弘仁堂?弘扬仁爱,治病救人。很好,哀家决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