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 (第1/4页)

我打听到管家花园,正准备找上门去,却在这里碰上,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呀!”

管世敦:“走,到我水阁喝茶去,这可是他乡遇故知,人生一大美事,我这阆中新居还可以。”

二人回到管家花园,在水阁上坐定,佣人端上茶来。

世敦:“保宁知府杨大人把蟠龙山卖给我,山中有个万亩草场,我准备沿白龙江去甘肃武都、舟曲一带买牛来养,我已打听到一个了解情况的牛偏耳,准备明天去找他。”

李帮主:“甘肃一带我不清楚牛的价钱,但我知道那一带并无大的牧场,只有小规模的养殖,可能买一万头很困难,我倒告诉你一个消息,邛崃山西边最近时局不太稳,那一带不论当地人和外地人在那里养牛的很多,都急于卖出,价钱好讲,如果比甘肃少一万两,只多一千两运费,结果你少付九千两牛钱,赚的还是你,管老板,你说是不是这样。”

管世敦:“李帮主我们是多年的朋友,我相信你,去川西。李帮主你怎么又到阆中来了?”

李帮主:“我有个二伯父,是我父亲一辈唯一健在的老人了,他明天满八十,硬要我来,看在死去的家父面子上,我当然该来,明天也在阆苑酒楼办席,如果管老板一家肯赏光的话我就太荣幸了。”

这时刘芳和刘大人回来了,刘大人回房休息了,刘芳听见好像是李帮主的声音,忙进来说道:“李帮主大驾光临寒舍,我蓬荜生辉呀!”

李帮主:“管夫人太过谦了吧!阆中数一数二的管家花园都是寒舍,那阆中其他房子只能算茅屋了。”

管世敦谈了李帮主邀请他去大小金川一带买牛,很便宜。

刘芳说:“可以坐我的船去,到了那里把炮衣脱了,吓都吓倒他,回来再将坐舰放到成都家门口就行。”

管世敦:“要得。李帮主邀请我们一家明天出席他二伯父八十寿宴。”

刘芳:“李帮主,很对不起,明晨我要随总督刘大人西去成都,商讨应对大小金川一带不稳的事,世敦率孩子们去是一样的。”

翌日,刘芳、芙蓉随刘大人西去成都,亲家欧阳云鹏搬到了中十字大街的丝织品庄。中午,管世敦则带正宦。东方去出席李帮主二伯父的寿宴。

第二天,管世敦带着正宦夫妇与李邦主南下重庆。又扬帆,又是双层桨。近两天半就回到重庆,正宦夫妇拜见了婆婆爷爷,看了弘仁堂医馆,十几个大酒楼,然后正宦带着东方,回到青木关管家桥,看了二爸世选一家,拜见了大哥大嫂正权夫妇、四哥四嫂正龙夫妇,参观了缙云春酒厂。大养鱼塘,看了缙云上上的养羊场、养牛场、养鱼场及几十里果林带,然后又到合州,看了井盐作坊、军马场,为东方挑了匹桃花点子马作坐骑,并就在官马场学了半天骑马,聪明的东方很快掌握了一般骑术,接着又看了合州的十几万亩良田,返回重庆城时。已过了四天,根据管世敦的安排,东方跟总账房师学习简单的做帐方法。第八的天,李邦主带船返回来了。留下东方继续学做帐,管世敦、管正宦与李邦主带着运牲口的船队溯长江而上,在宜宾转岷江。到乐山转大渡河,其实大渡河宽宽的。个别峡谷窄一点,客船难过。瘦长的军舰是能过。逆水走了四天,进入大金川河道,第一个卖家在马尔邦,李邦主经过打听,找到卖牛的主人,也是一汉人,叫李景德,四十多岁。

李邦主:“从我朋友得知,李老板有出售牛群的意思,不知这消息准不准?”

李景德:“李邦主,准,准,绝对的准。我就是想把牛群买了回到内地去。”

李邦主:“天下难写二个李字,五百年前我们或许就是一家,看在同宗的份上,我给你带来一个买主,这就是管老板。”

管世敦与李景德同时拱手,互道“幸会”。

管世敦:“我买的数量比较大,不知李老板有多少头牛出卖?”

李景德:“要不是我的数量大,可能我早就卖了回内地去了。我的牛群总共有一万二千多头,这还是上个月数的,眼睛都数花了。”

李邦主:“李老板,你是分类卖呢?还是打綑卖?”

李老板:“打綑,打綑,一道卖了算了。”

李邦主:“你喊个什么价?”

李邦主:“五万两不贵吧?”

李邦主:“李老板,你知道市场上一斤牛肉多少钱?”

李老板:“听说二十五个钱一斤。”

李邦主:“你最壮实的牛有几百斤?”

李老板:“六百斤有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