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 (第1/4页)

顺江而上。敬仲陪爷爷看了资州的、资阳的制糖厂,得到的印象都很好。由于三大糖厂甘蔗用量很大,沱江两岸普遍兴起种甘蔗的热潮,荒芜的田地得到开垦和利用,社会生活也围绕制糖业而迅速运转起来,显现出一片生机。贫困的人在减少,敬仲告诉爷爷去年净赚百万,今年半年已有毛值百万入账,估计全年可达一百三十万进项。在资州自己院子里见到刚生了小孩儿的金莲。小孩才满月,男孩,胖乎乎的特别可爱,取名万邦,管世敦对这位重孙子,立即给予了偿钱万两。

这都是今年年初的事情,刘芳回来后,对孙子的成就极为肯定,决定亲自去一趟。内江对刘芳来讲并未真正的去过,世敦决定陪他一道去。正权夫妇说还是儿子结婚去过,孙子都一岁了,他们也想去看孙子。于是一家四口,乘着刘芳的坐船,迅速来到内江。在峨眉酒家顶楼看着了孙媳金莲与重孙万邦,金莲抱着快满岁的孩子带大家先在顶楼的东头花园眺望了江对面烟囱林立屋宇成排的制糖厂。的确十分壮观。然后金莲让奶妈带着孩子,他陪祖父祖母和父母过江去看了糖厂的整个生产过程。刘芳很满意,一是巨大的规模,二是有序的生产,明确告诉他,明年六月皇上率朝中大员与各省督抚要前来视察,一定要把制糖的产业弄的更好。回到酒家七楼后,刘芳叫金莲拿着他的投刺去请知县到我这儿来一趟。金莲一看,祖母的官衙真多真大呀,一个格格称呼便可镇住一大片,而且还是诚意伯,海军司令官,他悄悄留下了这张纸片,直接去知县衙门找到朱永年,说道:“朱叔,我祖母请你过酒家七楼去一趟,他有事找你。”

朱永年:“金莲,听说你祖母是大官,是吗?”

金莲:“朱叔,是不是你看这个就知道了。”说着,拿出刘芳的投刺给朱永年,朱永年一看,慧敏格格,兵部侍郎,武英殿学士吓了一跳,赶快把投刺还给金莲,连说:“快走,免得刘大人久等了。”

到了酒楼,见到刘芳便双膝跪地说道:“卑职朱永年见过刘大人,刘大人等到来未曾远迎,请恕罪。”

刘芳:“朱大人请起,我目前并不是以官身相见,而只是以敬仲和金莲祖母身份想给你谈几件事,一是明年六月,皇上决定再次巡视四川,内江是一个大停留点,他率文武百官及各省督抚首站便是停内江,看对面的制糖厂,你要全程陪同皇上参观、考察,因此,对街面市容进行重新装修,其法如重庆,我知道你是无法拿出这笔资金的,而重庆的办法是把这些无主的房子折价卖给金莲他们,他们获主权后,进行装修,然后他们卖出给商户,装修后的门面焕然一新,从而使内江城面貌大改,皇上及文武大臣才会对你留下好的印象,再加上你积极支持创办糖厂,带动沱江两岸甘蔗大面积种植,荒芜的土地出现一派生机,其功劳是很大的。”

朱永年:“谢刘大人教诲,明天即刻令衙役普查整个衙道,统计无主房屋和有主无人的房子,略收点费请敬仲少爷和金莲少夫人进行装修后出卖。”

刘芳:“这次接驾,对你的前程很有影响,皇上不止一次表示,凡积极响应他提出创建太平盛世的官员,一定要重用提拔。”

朱永年:“卑职听刘大人的,全力以赴的完成好接驾任务。”

刘芳:“我重孙万邦得到太皇太后封赏的骑都尉的爵位,我要到资州宣布这件事,庆贺一番。这样吧,我孙子一家已在此立业,此喜事应与内江百姓分享,我今晚在酒楼五楼设宴招待县衙里的全体人员,商界头面人物,请朱大人代为通知。”朱大人,你一家要全来啊。”

朱永年:“是的,刘大人。”

说完便下楼通知大家了。

刘芳:“金莲,敬仲哪里去了?”

金莲:“他回资州拿孩子的衣服去了,天越来越冷,一个月前来时。衣服带少了。该回来了。”

“已经回来了。”从楼下传来了敬仲的声音,接着出现在门口。见婆婆来了,忙上前见礼。单膝跪地说道:“孙儿见过婆婆。”

金莲:“婆婆带来了极好消息,我们邦儿获太皇太后封赏骑都尉的爵位,婆婆今晚设宴招待县衙大小人员和工商巨子,就等你回来了。”

敬仲:“呀,我儿当官了!”

刘芳:“这不是官,这是种封号,表明已是贵族身份,别乱说。”

金莲:“这是婆婆爷爷勤劳国事立下丰功伟绩给我们挣来的,要很好的感谢婆婆爷爷。孝敬婆婆爷爷才是。”

刘芳:“这也是全体管家后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包括你们两个辛勤的努力。但不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