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部分 (第1/4页)

石中山:“这冯大叔不用担心。管大人租用军队广东二万,广西两万,四万年青军士难道还不够吗?今年冬天枯水时动工。”

冯云祥:“够了!说了这么久,你是谁哟?”

石中山:“冯大叔,我是我们桂林县知县,我叫石中山。”

冯玉祥:“啊,是县太爷,失敬、失敬。石大人,我们不是什么治水大匠师。我们长年在漓江上跑船,对漓江江底很了解,由于无人管,原本比较平坦的江底弄得包包坑坑。只要把河道弄明平,上面铺一层鹅卵石,沙翻不上来。漓江水就变清了。”

到了冬月,漓江进入枯水季节。四万军队分段包干,筛出鹅卵石。平整河床,腊月大部分露出河床,几万士兵齐动手将整个漓江完全弄平,铺上厚厚一层鹅卵石,正月漓江进入极枯水,河中只剩一条小河沟,填的填,平的平,铺的铺,整个河床成一展平的状态,到过年时便全部完工了。

石工开来的石头陆续用大车运到路边,年一过完,四万军士在石工匠师指导下进行铺路,先刨平、夯实路面,再铺平厚石条,漓江两岸一条九尺宽的大道,在四月份从阳朔到桂林便成了,接着铺从大路到各景点、到各小洋楼片区的支路也于六月份铺好,历时八个月,管世敦对广东广西提督各付十万两劳务费。

修路与正仕夫妇无关,这是管世敦的事,刘芳则是负责各景点附属建筑的修建,各景点都是自然山头形成的象征性物象,在年底已修缮一新。在修路同时,正仕夫妇拿着自己报刺和信件拜访了巡抚黄大人,说想在南宁召开全省建筑帮、花木帮大会,得到黄巡抚的大力支持。九月初五在南宁邕江大酒楼,上午是建筑帮的一百多位帮主,芙蓉介绍了西式小洋楼和一段小街道的样式及建法,漓江两岸共二百五十五片,每片约四百栋,实行包工包料,每栋五十两,砖木结构,尖屋顶大窗户、多阳台、玻璃窗。我们供应玻璃,经过讨价还价,以每栋五十五两全部承包完,当即与各帮签订合同,每片先付启动金一万两,要求半年内完工。下午是花木帮,漓江两岸划为二百段,每段有详细的图,栽多少树,栽多少花,栽在什么地方皆有详细的说明,并标明经费,挂在会议厅四壁,各帮自己去看,愿包的便取下到正仕和芙蓉处,很快,一百七十多处皆包出,剩了二十多处,每栋又加价五两也全部包完,接着又带大家去看具体工作的地方,管正仕宣布:“我们管家调了五十艘中等货船跑桂江,凡愿我们船运建筑材料的,不仅运价从低,而优先运输。”当即就有上百家联系运输,运输量太大,运次太多,管正仕又调了二十艘,才基本满足需要,一些广州的大建筑材料商,干脆把建筑材料运到阳朔堆起来,使各承包商的原材料有了保证,建筑进度飞速进行。岳雷在广州招聘了一百名建筑商为建房质量监督。

芙蓉夫妇商得父母同意,在东北沈阳、哈尔滨、旅顺、大连、京师、天津、石家庄、杭州、兰州、西安、洛阳、郑州、开封、徐州、济南、成都、重庆、宜昌、武汉、合肥、安庆、江宁、扬州、福州、广州、南宁、贵阳等,凡是有管家船运公司码头的地方,皆大力宣传天下最美之处桂林漓江的小洋楼别墅的出售消息,预计价每栋五百两,凡王公贵族、达官贵人、富商大贾愿在桂林有座舒适住宅的,请先登记,交押金五十两,落名重庆管家,并有详细的位置图,小洋楼图,一时,大半个中国都轰动了,谁不想在冬暖夏凉、天下最美的地方拥有一栋住房呢!于是纷纷登记,交押金,通过水运渠道或官方渠道汇集到阳朔,到九月底,已预约登记的达九万五千户,占了九成半。于是,管世敦、刘芳研究决定,按地区划片出售,京师、江宁、天津、重庆的分在最好的阳朔、广州、福州、杭州的分在桂林,也注意了预购户数的比例,在阳朔最佳位置留了一百套作礼品楼赠送的,其中有一栋加大的洋楼,是专为接驾让康熙帝住的行宫。位于一个半岛的尖端,挨着行宫的又左右二栋,一栋住公主和大将军的,一栋是太后的,再后的是程大人、田大人、纳兰大人、魏大人的。按片将图寄到各地。按预卖先后进行图上选购,一次付清,到十一月底,已卖出九万七千多套,管家组织了北方数省客户一千家到桂林看房,各人按各自的房号找到自己的位置,附近的树木花草,腊月间有如春天的气候,回来一宣传,剩下的两千套全为京师和东北的买走了。五仟万两的售房款存进了广州的银楼。景区小街道的铺面兼住房,以每栋十二两的租金也很快租给广西几个城市的小贩,收回了成本。到端午节前漓江修复全部结束,历时近一年,康熙帝再次率文武大臣南巡,除了看广东百姓的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