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 (第1/4页)

唐知县:“因为上将军的到来置业,我县将声名鹊起,本人感激不尽,不知上将军选中具体地址没有?”

刘芳:“已选定。”顺便接过正瑾递过来的图,指着图说道:“这个山嘴和两边平地,共约五千亩。”

唐知县:“这个地方我知道。为了使用更宽裕,安排更便利。干脆山嘴左右三里,前面二里。包括山嘴都归大人使用,约六千亩,就给六千两算了。”

刘芳:“谢谢唐大人。”随即掏出八千两银票递过去并说道:“多的是送给大人的辛苦费。唐大人,山海关这么重要的名胜之地,至今破破烂烂,无人问津,我准备买下来将其修复,作为一处游观之地,并修复一小段长城。让人登临观览,休闲游玩。”

唐知县:“如今天下承平,满汉一家,山海关再无作用可言,现在破破烂烂又有碍观瞻,但我连拆关的能力都没有,简直束手无策。如今上将军准备建为游观之地,去掉我的一种心病,我求之不得。权且奉送给上将军开发。上将军,关外有一片十几里宽的海滩地,后靠燕山是建滨海浴场和大旅社的好地方,再往西便是辽宁的一片山丘地。而且这块地的北面便是通往锦州的大道,交通方便得很,很适用。约两万亩不毛之地。上将军给一万两便归大人使用了。”

刘芳:“谢谢唐大人的指点。”

刘芳曾站在山海关长城顶上眺望过这片地,因为弄不清是直隶的呢还是辽宁的。便没有考虑要使用它,经唐大人一指点。明白了它的使用价值,掏出一万三千两递过去。

唐大人开出两张收据,两张土地使用证,刘芳连连称谢便退了出来。

刘芳一行出来,见天色已晚,便在街上吃了晚饭,并找旅社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船又向山海关开去,进关后再从东关门出关,沿着一条通往关东的大路,走了一个时辰才到这块地的尽头。前面是一片丘陵地,即属辽宁。在山口有两省界碑。大家向西北方向,沿燕山余脉的山根往山海关方向往回走,走到中间,出现一个奇观,相邻两座山因地震山顶靠在一起,形成一个长百步,宽亦百步的大空间,穿过这个空间进入一个四周是山的山间盆地,约二百多亩,呈三层台状。

正瑾:“妈,这真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就是缺乏一条小河流出。”

刘芳:“是有点像,这里面建房居住真冬暖夏凉。正瑾,到了山海关东城门上你画个图。”

大家出桃花源式的岩屋向山海关走去。到了关上,正瑜上关楼画了这块地的简图。大家便上船往京师面去。

刘芳回来了,晚饭时,大将军说,明天在我总理衙门,你岳雷和工部尚书魏大人一道,我们把修驰道的事情定下来,上将军制定的方案很好,我只是用红笔勾下各省应自行修的连通驰道的大路。

第二天,内阁总理傅大人,总理帮办刘芳、兵部尚书岳雷、工部尚书魏元章四人,又仔细推敲了刘芳的方案,只对个别有小的修改,如西南线从百色修一支线到贵阳,兰州西延到酒泉,并修条支线去西宁,京师修条到呼和浩特,最后由工部派出四个书办,增补图和抄正上将军修改后的文字。

翌日,四位大臣朝见皇上,呈递方案,康熙帝看后非常满意,立即下诏工部、兵部及各省总督贯彻执行,并封刘芳为驰道钦差进行督修,特赐尚方宝剑,对拒不执行、玩忽职守者,可先斩后奏。

刘芳拿出八百万两给魏大人,说道。

“魏大人,我有言在先,修筑驰道的经费由我管家支付,你们该用则用,根据进展情况,我将不断注入资金。”

康熙帝:“岳尚书,这次魏大人准备把工部朝官全部派出主持修路,以此检验检查工部僚属的能力勤惰,你们兵部也可效法,全数披挂上阵,你就可知道你的僚属的能力如何了。你们两位尚书下朝后好好坐下来磋商一下,如何配合并如何合作。

岳雷、魏元章:“臣遵旨。”

内阁总理立即指示塘报将工部和兵部筑路变成检验和考验各级僚属的打算通报各地官佐,各地督抚对这份塘报心知肚明,实际上就是对各级地方官吏的检验和考验,而且还派出了拿着尚方宝剑的钦差。于是地方上上至督抚,下至知县主簿。都积极动起来,主动和工部、兵部派到各省的官员联系。划定路线,确定宽度。对桥梁的选择,石料的选择,各地官员的亲自过问,这些情况都通过奏报和塘报反馈到康熙帝那里,康熙帝深感这才是全大清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是从未有过的新气象。

刘芳趁开始修路前的准备,对北戴河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