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 (第1/4页)

这道文辞犀利、慷慨激昂的檄文一出,竟是四方响应,数日内召集十万兵马,攻打雍州,杀了州牧陈庆。紧跟着打安庆,杀了大尹王向。这股兵力所到之处,陇西、武都、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各郡各县,竟是纷纷归降。

同在这个月,任职新朝蜀郡太守的公孙述,起兵成都。蜀地肥饶,兵力精强,南阳汉军起兵时,南阳人宗成、商人王岑起兵徇汉中响应汉军,他们杀了王莽庸部牧宋遵,聚集起数万人。公孙述先是遣使迎宗成等人入蜀,而后又声称:“天下同苦新室,思刘氏久矣,故闻汉将军到,驰迎道路。今百姓无辜而妇子系获,此寇贼,非义兵也。”竟是把宗成等人指鹿为马的说成是假汉军,杀了他们的同时更是侵吞了那数万兵马。

之后,公孙述自立为蜀王。

八月,宗武侯刘望起兵,占领汝南,自立为天子。严尤、陈茂前往投奔,于是刘望以严尤为大司马、陈茂为丞相,欲夺天下。

天下大乱!

先前纵观农民起义军虽多,左右能成些气候的也只赤眉、绿林、铜马等几支队伍。但自昆阳大战之后,新朝兵力告罄,实力大减,刘歆等人偷觑机会,意图谋反。虽然最后谋反不成,却也成为一个契机,将原本煮成一锅粥的天下搅得更烂。

稍具野心的枭雄趁机崛起,打着汉室刘姓招牌的造反队伍已不单单只更始汉军这一支。你说自己是正牌汉军,别人也说自己是正牌汉军,可最后能入住长安未央宫的刘姓真命天子却只能有一个。

我大叹一声,额头贴伏在垒满木牍、竹简的案上,茫然中透着彷徨。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光武中兴?这个已知的结局到底离我还有多远?

抑或……历史已经改变,脱离了我所知道的命定结局?!

激灵灵的打了个寒颤,我摇着头把脑袋里闪过的一切不吉的念头给甩了出去。我摇头叹息,忘乎所以,以至于刘秀进了寝室,站到我跟前我都不自知。直到有根手指戳到我额头,将我的脸抬了起来:“一直摇头做什么?”

刘秀身上换了缌麻,另一只手举着烛台,仅看他的装扮,我便知道房内已无外人,于是伸了个懒腰,打着哈欠道:“看了一天,头有点晕。”

幸好阴识知道我对篆体字头大,用来传递信息的简书写的皆是隶书,可即便如此,长达八小时坐在案边盯着这些东西,连蒙带猜的将它们都囫囵读了个遍,仍旧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别是那些官面上的通告檄文,斟词酌句,字字皆是精辟的文言文用语,对于我这个理科出身的准研究生而言,IQ再高也吃不消这么消耗脑力。

“那便赶紧歇歇吧。”顿了顿,他望着我沉沉的笑,“我去给你打洗脚水。”

我忙拉住他:“别……”

“这不费什么事。”

“别去。”我涨红了脸,拉着他的袖子不放,“你过来坐下,我有很重要的话要跟你讲。”

刘秀是个性子极柔的人,平时我若用这种软言细语来跟他提要求,他都不会拒绝。果然,他没再强求,走回来挨着我在席上坐下。

他坐姿笔直,我却是两条腿朝前伸得笔直,后背还顺势靠在夯土墙上,借以偷懒,减轻腰背肌肉压力。

他对我不雅的坐姿视若无睹,只望着我笑问:“何事?”

我舔了舔唇,思虑再三,终于从案上翻出那块写有隗嚣檄文的木牍,慎重的摆到他面前。刘秀诧异的看了一眼,三秒钟后眉心略略一皱,竟是不动声色的将木牍推开,婉言说:“丽华,你不必拿这个来给我看,我不想……”

“难道你以为我和外面那些人一样,也是想试探你的真假么?”

“不。”他轻轻叹了口气,“我在你面前无需作假。”

“那就是了。眼下时局那么混乱,你不关心时政,在人前做做样子也就罢了,难道还真的打算什么都不管不问了吗?”我把木牍往他身前推,“我让你看,你看就是。”

他含笑挡开木牍:“我不是那个意思……只是,我不想通过你知道这些。”

“为什么?”我冲口问出。话说出去了才猛地愣住,细细品味出他话里的意思,不觉痴了。

他……不愿意通过我得到这些情报讯息,这是不是说,不想利用我占阴家的便宜?我眨眨眼,心里有一丝丝苦涩,又有一丝丝惊喜与甜蜜。

刘秀手指轻轻敲在木牍上,轻笑:“隗嚣的这篇檄文写得气势如虹,口诛笔伐能到这种地步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你……你看过这篇檄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